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4日報導,拜登政府目前正研究與北京政府建立緊急通話線的可能性。其概念與冷戰時期美蘇設立的「熱線」相似,藉由與克里姆林宮直接對話,以避免兩個核武大國爆發核戰。不過,CNN認為,大陸由上而下的政治體制,熱線的設立位置是否能讓領導人容易且頻繁的觸及,加上北京對美方的不信賴,這些都影響著熱線成效。

報導引述美方官員的說法,表示美陸建立熱線還在發想階段,還未正式向北京提出。拜登政府希望發展出彼此能快速溝通的工具,雙方藉此可發揮更廣泛的努力,以減少美國與中國大陸爆發衝突。

2位消息人士指稱,與北京建立熱線讓拜登或國安團隊高層,在遇有緊急情勢時能馬上撥打加密電話或發送簡訊給習近平或陸方高層。例如,雙方可以分享突然發生的軍事行動,或是向對方示警出現網路駭客攻擊事件。

熟悉美國國安備忘錄的人士表示,與北京建立熱線至少可追溯至歐巴馬政府;不過,直到川普政府的尾聲,相關概念才編纂至加密國安備忘錄。到了拜登政府,則持續推進此一想法,但仍有許多細節須要突破,包括北京是否願意使用熱線。

事實上,美方現任與前任官員都證實,一旦遇上緊急事務,想要獲得北京快速回應一直都很困難。特別是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帶有由上而下的特性,這意味著除非領導層參與,其他層級的介入都受到抑制。

不過,五角大廈現在的確與大陸存在著一條類似熱線的溝通管道。其專用於軍事事務,卻很少使用。現任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的康貝爾(Kurt Campbell),今年初證實,「我們的確有熱線,並曾使用過幾次;不過,結果就是一間空房間的電話響了好幾個小時」。

不過,隨著北京的軍事力量愈來愈具備主動進攻的能力,加上現有體系存在的問題,讓美國國安官員愈來愈擔心大陸誤判會導致衝突爆發,因而認為彼此需要更多的溝通。

曾任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的羅素(Daniel Russel)表示,「在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中,最讓人擔憂的莫過於缺少意外管理工具。美國迫切地需要溝通熱線讓彼此可回應危機或預防危機的爆發。可以說,我們需要像911接線生這樣的溝通管道」。他強調,這樣的熱線可「整合至廣泛的危機溝通戰略之中,而重點是風險降低」。

1名美方資深官員表示,「一般而言,我們願意確保以負責任的態度來管理與中國大陸的競爭。美中關係界定在競爭之上,我們也歡迎這種激烈競爭;但我們也持續努力確保競爭不會走向衝突」。

國務院與國家安全會議的官員仍在研究熱線在技術上該如何運作。下一步為發展總體概念,並納入拜登政府與大陸交往的計畫之中。不過,熱線在正式實施前勢必要取得白宮與北京的首肯。

報導認為,儘管美蘇熱線在冷戰期間為兩強提升溝通發揮相當效益;但如今的成效卻備受質疑。例如,歐巴馬政府曾透過熱線警告俄國不要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但聽者藐藐。

至於與北京熱線的效力如何,將取決於大陸是否允諾使用熱線,以及其是否置於習近平可規律觸及的位置之上。美國國務院網路事務前協調官潘特(Chris Painter)就表示,「與大陸建立類似工具以進行高層訊息交流可以帶來諸多好處;但須確保他在整條鍊上的正確位置,好讓領導階層能輕鬆而快速的接觸到。你可能得不到想要的資訊,但藉由反覆發送訊息,就會吸引人們注意」。

事實上,近年來美國與其他國家,在急迫問題上一直無法取得大陸的即時回應。例如,美國官員就證實2020年,想要取得大陸有關新冠肺炎的疫情便相當困難。

1位曾任職北京的美國前官員提到,「舉凡遇到艱困時期想和北京官員聯繫便會遇到挑戰。這是因為他們系統運作模式是由上而下的。在新冠肺炎爆發的初期,美方便經常沒有獲得關鍵問題的回應」。同樣的問題發生在2014年,當時中國國有石油公司在南海設立石油鑽井平台,越南呼籲雙方坐下來討論卻始終沒有取得回應。

多年來,在兩強間建立熱線的想法持續且鬆散的討論,但付諸實行總是遙不可及。潘特表示,早在歐巴馬時期,美方就與大陸官員討論網路資訊系統的概念,卻沒有取實質進展。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並沒有像美蘇之間的信心建立措施,導致北京總是用懷疑的態度看待類似概念。「不過,我認為他們現在了解該如何使用熱線。畢竟,熱線雖不是神丹妙藥,卻提供一個相當有用的工具」。

總而言之,儘管任期之初的接觸都相當緊張,但拜登政府正計畫與大陸維持開放的溝通管道。不過,國務院亞太局主管區域安全政策及多邊事務前副助卿費特(David Feith)表示,僅設立熱線根本不夠。「降低戰略風險的確是好事一樁;但雙方問題的核心是北京充滿敵意、侵略性而又具備強大的能力。因此,美國應組織並沿著戰線發動防禦與反擊,而拜登政府更表示他們也計畫這樣做。因此,雖然熱線可能會產生效用,但不應投入太多精力」。

文章來源:Biden administration looks to set up 'red phone' to China for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拜登 #熱線 #美中 #信心建立措施 #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