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苗施打率提高,美國經濟、貿易需求強力復甦,推升通貨膨脹數據攀高,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達5.4%,比5月還要高,顯示通膨壓力持續上升,有分析師表示,從近期本益比急遽下降的狀況來看,經濟成長趨緩與通膨上漲等因素將導致資產價格出現劇烈波動,同時也是接下來經濟復甦需要面對的隱憂。
CNBC報導,投資銀行Barclays旗下分析師Emmanuel Cau表示,「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供應鏈與勞動力短缺將帶更嚴重的通貨膨脹,且大陸對各行業的監管力道越來越大,另外,Delta變種病毒帶來的風險也持續增加,有足夠的因素讓市場對經濟狀況感到恐慌。」
Emmanuel Cau補充說道,「目前為止,股市的表現相對比較好,但表面下仍藏有風險,很大程度已經抵銷通貨膨脹帶來的正向回報,此外,市場訊息與聯準會的態度混亂,可能加速劇烈波動所造成的影響。」
即使Emmanuel Cau認為現在的狀況還不足以稱為停滯性通貨膨脹,但目前只有第二季財報是明顯的催化劑,因此可能會迎來一個動盪的夏季,「雖然疫苗成功降低重症,但變種病毒的風險日益增加,並對接種率較低的國家產生潛在影響,將為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此外,花旗集團首席美股分析師Tobias Levkovich表示,「即使股票風險溢價已經高於金融危機之前的水準,但投資者似乎對低利率感到過於滿意。」Tobias Levkovich在4月就曾示警,股市已進入泡沫區,美股估值過高及興奮的情緒,都讓他想到1999年網路泡沫前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