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新增確診案例逐漸減少,新冠疫情沒有遠離台灣社會,抗疫一年多以來,中央研究院幾乎每個研究領域都投入相關研究,人文社會領域學者亦集力投入「COVID-19 的人文社會省思」研究計畫,提出19篇科普專文回應社會需求,繼在專題網站(https://covid19.ascdc.tw)發表,中研院15日為研究團隊發行《研下知疫: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實體專書。
中研院長廖俊智表示,在新冠肺炎病毒挑戰人類知識邊界之時,「戰勝恐懼的唯一解方是獲取知識」,瞭解病毒如何傳播、致病,及演化,並透過疫情重新省思人們與社會、國家及環境的互動關係,得以彙聚力量,以行動迎擊,20位人文學者發揮學術專長,從不同視角來理解、並反思疫情的社會文化面向。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康豹為此書幕後推手。康豹指出,新冠肺炎或其他疾疫不只是一種疾病,也是社會問題。「我們意圖藉由歷史與當代對話,以古鑑今,據此回應COVID-19對全世界的衝擊,以及今日臺灣所面臨的挑戰,以累積面對下次疾疫的資源。」
20位中研院人文社會學者發揮學術專長,例如針對疫情進行數據分析、問卷調查;針砭時事、反省法規;或從文學及歷史中得到啟發等。例如社會所副研究員蔡友月收集28位臨床醫護人員的口述史與生命史,敘述第一線醫護人員如何面對新冠肺炎的污名、心理壓力、醫療系統感染的風險,以及病毒傳播的死亡威脅。該所助研究員曾凡慈亦以〈「防疫破口」還是「無名英雄」?〉,呈現居家檢疫者及家人所面臨的嚴格挑戰。
疫情之後,保持社交距離宛如成為生活常態。人社中心研究員詹大千藉由17國本土病例資料及人流數據,回推「社交距離政策的有效性」。民族所研究員劉紹華則以〈狼來了與替罪羊〉,省思臺灣在新冠肺炎恐慌下的集體反應,如何造成制度性的污名排斥現象。
20位人文學者、共計19篇專文此次集結成書《研下知疫》。該書主編陳熙遠表示,此書薈萃各方心血,涵蓋範圍從臺灣延伸到亞洲、歐美乃至世界,時間橫跨千年。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盼能用作為「敲門磚」,成為串接已知、探索未知的起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