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周四(15)發布最新財報,第2季合併營收季增2.7%達3721.4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9.8%,創下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第3季財測也指出季營收介於146-149億美元之間,季增約1成,但獲利表現卻下滑,其中包括了匯損等因素,但市場似乎不買單,導致台積電ADR股價周四開盤大跌超過5%。
截至台灣時間15日晚間10點30分,台積電ADR股價下跌6.40美元或5.15%、暫報117.99美元。
台積電在第二季平均毛利率表現上,季減2.4個百分點達50.0%,較去年同期減少3.0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季減2.4個百分點達39.1%,與去年同期相較減少3.1個百分點。
2021年上半年合併營收7345.55億元,年增18.2%,平均毛利率51.2%,較去年同期減少1.2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40.3%,較去年同期下滑1.5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740.4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5.2%,每股盈餘則是10.57元。由於毛利率與整體獲利表現不如預期,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指出,這主要是由匯損引起,但第三季毛利率將維持在50%以上,並強調未來幾年股利有持續增加的情況,下半年更是電子產業旺季,預料營運會持續強勁。
摩根士丹利先前報告就調降台積電股票評級,主要是台積電先進製程的投資回報率(ROI)出現結構性下滑, 5奈米製程後資本支出更高昂,更指出台積電正在失去與艾司摩爾(ASML)的議價能力,並根據3奈米晶圓的初步定價,成本可能不會進一步下降,摩爾定律的成本優勢已經告終。大摩指出,台積電在半導體上升周期的毛利率已經無法維持在50%之上,2022~2023年毛利率可能會跌破50%,低於市場所賦予52%的共識。
不過,從台積電所述的匯損影響來看,的確台積電在第2季財測給予的美元匯價為28.4元,但實際上平均匯價來到28.1元,的確造成台積電獲利壓力,至於第3季財測給予27.9元的匯價,加上台積電強調能維持毛利率在50%以上的水準,就看投資人如何看待台積電後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