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外資表示,預計大陸MCU國產化步伐將從2017~2020年的5%,到2025年成長到20~25%,估計大陸市場在地供應商的總體有效市場(TAM)也將從2020年的3億美元擴大到2025年的20億美元,年複合年增長率為44%,其中也點名台灣新唐(4919),給予首評加碼、目標價155元。
美系外資表示,以往大陸的MCU國產化比率一直很低,本地化緊迫性較低,也拿到較少的政策支持,主要多來自非美國的外國供應商,例如意法半導體、恩智浦、瑞薩等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供應商,但現象拱在2021年出現轉折點,大陸目前廠商技術、生態系統逐漸成熟,有鑑於代工產能短缺,來自非美國供應商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短缺,但在地MCU公司可以提供更多、更全面的產品組合以涵蓋不同的應用。
美系外資表示,2020年大陸MCU市場規模約5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大陸總體有效市場(TAM)將擴大至20億美元,是目前的6倍之多,將轉換成在全球市佔率的成長。短期來看,全球半導體仍處於上升趨勢的後期,一般來說,不會將重心擺在MCU領域,因為大多數大中華區MCU公司第一季度毛利率多維持在35~45%的水平。
美系外資表示,大陸發展MCU本地化目前仍不算晚,相信大陸的MCU市場蓬勃發展,在2025年前是具有高增長潛力,且相信在地MCU供應商可以滲透到非關鍵汽車市場,且考慮到較為傳統的製造技術,政策風險相對較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