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今年國際生物奧林匹亞競賽中獲得4金,與中國大陸並列第一名。這個比賽是怎麼進行的呢?其中一名得金牌的選手、建中高二科學班學生林威辰說,今年由葡萄牙主辦,因為疫情,採取線上賽的模式進行;比賽分成兩部分,包括實作題及理論題。
林威辰表示,今年的實作題目適逢大航海家麥哲倫環遊世界500周年,把所到之地分成不同的站(大題),藉由過去與現在連結,探討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是否能活用現代科學知識。
林威辰舉例,有一大題討論了麥哲倫企鵝的族群動態估算,還有測定河口搖蚊幼蟲的體內塑膠微粒。雖然總共只有3小時要回答超過150題的實驗問題,但經過國家的培訓,大家都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
另外在理論方面,葡萄牙這次出了將近250題,包含了50幾篇來自各領域的論文,有癌症治療,族群遺傳學等多變化的題型,也是要在3小時內完成。可以知道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比賽,不論是心態上或準備上,都是一大挑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