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警戒不要再來!工研院針對825位製造與服務業主管進行「疫情升溫對產業影響調查」,結果有超過5成中小企業、服務業者表達,如果三級警戒持續或升溫,今年營收將衰退達25%以上。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是在6到7月間,針對以上企業主管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已有約7成製造業及服務業營運有受此波疫情影響,不過情況尚可控制。
有4成製造業認為,三級警戒的異地分流、遠距上班,已影響其產能調配。衝擊較高前三產業,依序為機械與電機、電子零組件及光電、車輛及金屬業等。工研院產科所研判應為受缺櫃跟塞港關係,使產品物流受阻。
服務業部分,有4成表達消費型態改變或疫情影響,明顯造成其訂單減少。另有近4成說影響小,可是有略為調整營運狀況。也有4%是直接停業,僅8%受益民生與防疫需求,業績反好。
儘管27日已宣布降級,但企業評估倘若疫情未減緩,或維持三級警戒至年底,有過半數製造業者擔憂將發生「無法取得原物料、零組件、或交貨延長」。
營收部分,有2成認為今年會因此衰退25%、乃至50%以上。而若是中小企業,比例更是超過5成以上。服務業部分,若疫情升溫,也有近5直言營收會衰退25%以上。
工研院產科所所長蘇孟宗指出,雖然目前本土疫情已受到控制,但防疫不能有絲毫輕忽,現階段應保持與產業高度互動,提供融資援助、企業線上勞動力供需媒合平台等。
在疫情逐漸趨緩後,則建議可思考規劃「標靶式振興工具」,透過政府補貼、線上雲端工具與顧問訪視團,針對不同產業的不同轉型需求,給予針對性協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