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經濟復甦需求攀升,全球運價不斷飆升,但儘管如此,但有分析師認為雖然航運運費不停的上漲,但還未達成「超級周期」的條件,只有在不訂購新船的同時,逐漸淘汰舊船隻,才能讓運費保持在高位,而這也是航運進入超級周期的一個關鍵要素。
《CNBC》報導,海事諮詢公司Shipping Strategy董事總經理威廉(Mark Williams)指出,「航運運費未來還會再上漲,但還未進入保持強勁增長的超級周期」;超級周期是由高漲的需求及低供應,推動價格不斷走升所促成。
路透社報導指出,海岬型貨船日均收入為31880美元,達到去年2月約3000美元的10倍有餘,此外,從今年初以來,截至7月3日,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漲約74%;威廉表示,海岬型貨船目前費率約在2019年中期的水準,「這表現確實很好,但還稱不是超級好」。
礦業巨擘必和必拓(BHP)海事和供應鏈副總Rashpal Bhatti亦認為,費率確實處於多年來的高位,但還達不到牛市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他們認為航運仍不達進入超級周期的條件,但仍預估至少今年下半年運費將一直處於高位。
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下,帶動大宗商品需求攀升、價格上揚,威廉表示,政府財政刺激所挹注的資金,是促成航運市場強勁表現的主因,大量資金的投入為經濟成長的「關鍵槓桿」,推升商品需求走高的同時,也帶動價格的上升。
此外,航運公司Berge Bulk執行長兼創辦人James Marshall預測,今年下半年巴西鐵礦供應的提升,和大陸煤炭需求攀升,這也對運費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外他補充,「在塞港問題也會導致航運成本增加」,而Delta變種病毒的蔓延將加劇塞港的情形,進而衍生更多問題。
威廉表示,在未來幾年船隊的規模不會有明顯的成長,因為目前尚未看見有散貨船的訂購潮,「因此在船運公司不訂購新船的同時,逐漸淘汰舊船,將有助於費率維持在高位」,這樣的供應約束也將是航運進入超級周期的一個潛力要素。
此外,威廉也警告,政府的政策同樣也會為運費帶來下行風險,屆時將看到各國央行調升利率,導致經濟成長無可避免地放緩,航運周期也將隨之改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