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磁磚佔有率高達52%,已嚴重損害國內業者的銷售量。公會指出,台灣全盛時期磁磚廠有120家,很多廠都接連關窯甚至停產,現在只剩22家繼續生產,更有2萬多名從業人員因此失業。
台灣對進口磁磚徵收的關稅只有10%,相對其他國家來說非常的低,因此很多東南亞業者以低價傾銷方式在台灣展開不公平的市場競爭。但財政部認定涉案國有傾銷情事後,先是未對涉案國課徵臨時反傾銷稅,甚至終判反傾銷稅率還比初判來得低。
公會強調,「我們這麼努力將台灣磁磚產業的品質做到超越國際標準,政府卻開另一個大門,讓低價低質磁磚進來台灣,政府是否為了實現南向政策,忽視國人居住安全、罔顧國內自己的製造業,低頭利益交換?」。
林榮德呼籲,若政府再不對傾銷我國的磁磚貨品,課徵合乎事實的反傾銷稅;不對國內的陶瓷面磚產業採取適當的貿易救濟措施,照顧本土的磁磚業者,恐怕又會造成更多本土業者關廠、勞工失業,這些都是國人不樂見的。
為了國內的產業與經濟發展、磁磚業者的生存與維護勞工就業的權益,陶瓷公會表示,盼政府應該要有作為,希望財政部能認真審視當前的市場環境,做出公平的反傾銷判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