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海洋廢棄物有一定的危險性。(高科大提供/林瑞益高雄傳真)
清除海洋廢棄物有一定的危險性。(高科大提供/林瑞益高雄傳真)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與聯合國環境署(UNEP)曾在2009年發出報告,估計全球每年至少有64萬公噸的漁具遺失或遺棄到海洋,占全部海洋垃圾的1成。高科大近年來攜手澎湖縣政府,推行廢棄漁網清除作業,收穫頗豐。

高科大海洋事務研究中心主任劉文宏4日說,2018年起與澎湖縣展開合作,至去年止總共清除24萬公尺的廢棄漁網,而藉著下水清除廢棄漁網的機會,也導入地理資訊系統(GIS)技術,收集澎湖海域的海底覆網空間分布、廢棄漁具類型等資訊,提供主管機關制定漁業管理辦法之具體參考依據。

劉文宏表示,導入資訊系統的應用,可以提供更多海下的參考資訊做為政策修正或制定管理辦法的依據,事實上,這也是形成永續管理機制的重要過程,可惜,國內真正有能量投入實地處理海廢的學校並不多。

劉文宏也強調,水下環境多變,單就台灣周邊海域,不同縣市的條件、環境就有可能產生不一樣的技術挑戰,澎湖的成功案例可提供未來類似案例參考,卻依然需要因地制宜地調整清除策略。

中華民國水中運動協會理事長曾應鉅指出,以澎湖委託高科大的海底覆網清除一案來說,這樣的工作需要水下作業技術,具有相當程度的危險性,所以,同樣的工作換到不同的海域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挑戰。

#高科大 #廢棄 #清除 #環境 #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