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鄧白氏數據分析和經濟學家團隊在整合四季的「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後,今天發布2.0版的「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由之前的6個關鍵參數改為5個,調查目的在於衡量商業社群的脈動,銜接各國和各地區的GDP數據,包括: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巴基斯坦、台灣等。
鄧白氏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孫偉真表示,「台灣企業樂觀指數」2.0版的推出,是希望能夠成為經濟活動的領先指標,透過捕捉企業下一季的增長預期,幫助企業做出關鍵業務決策。此次調查顯示,2021年第三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較上一季下降17%。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淨利潤的樂觀指數已降至三季低點。樂觀指數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新冠疫情確診案例增加以及隨之而來的限制因此抑制經濟活動。
美商鄧白氏指出,新冠疫情對服務業造成嚴重破壞,但對製造業的影響較小,出口導向的製造業生產基本上沒有受到阻礙。但病毒對製造業的廠商產生了心理影響,使得他們對於近期的業務前景更加保守謹慎。由於五月中旬以來新冠疫情確診病例攀升,因應防疫所需,全台進入三級防疫警戒狀態,如今八月初,雖然降回二級警戒,但服務業的企業對商業前景不太樂觀。
美商鄧白氏今天發布2.0版的「台灣企業樂觀指數(Business Optimism Index)」調查顯示,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淨利潤、雇用員工數等均下滑,僅有對銷售價格的樂觀程度較上一季有所上升。
2021年第三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為120,較上一季下降17%。製造業樂觀指數下降7.9%,服務業樂觀指數下降32%。銷售量(56%)、新增訂單量(53%)、淨利潤(53%),2021年第三季處於三季低點。
另外,2021年第三季,40%的受訪者預估銷售價格將會上漲,為過去三季的最高水準。
住宿服務業和食品服務業在2021年第三季的銷售量、淨利潤、銷售價格、新增訂單量、雇用員工數最不樂觀。運輸業和倉儲業在2021年第三季的銷售量、銷售價格、雇用員工數,仍然最為樂觀。54%半導體行業受訪者預估銷售價格將會上漲,高於前兩季。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