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在中港溪畔頭份市老東興堤防,自清朝道光年間建成至今已超過2百年歷史,至今仍維護著頭份市河背地區的防洪安全,二河局為了重現昔日中港溪畔義渡、河濱老樹群等客家文化,特別斥資重新整修東興堤防景觀,讓後輩得以重視百年前歷史遺跡。
老東興堤防位在頭份市中港溪東岸,堤防全長綿延數公里,由東興大橋下方開始,至北橫公路相交,是清代道光年間就築成的老堤防,堤防是以石塊疊建而成,寬約5米,堤上植滿老榕樹,至今仍有防洪功能,守護著頭份市下興里等河背地區的安全。
過去,頭份市公所將東興堤防沿線修建籃球場及寵物公園等設施,訂名為東興河濱公園,負責管理維護中港溪的第2河川局,要在維護歷史老堤防下,也希望透過更新景觀等方式,讓民眾更能親近老堤防,重現當年客家先民胼手胝足精神。
清代時期,因造橋技術不發達,所以當時來往頭份市區及河背地區甚至是三灣、南庄進入頭份市區,都依賴中港溪上的渡船,當時的渡船都以竹筏為主,當地官民為了公共利益,設立義渡,因此,新景觀特別設置義渡碑,以提醒當年先民為公無私的胸懷。
今年6月間,2河局局長楊人傑與頭份市長羅雪珠簽署中港溪東興堤防水岸環境合作備忘錄,由二河局負責建置新的堤防景觀,並以義渡為景觀設計重心,以傳統的累石技術重修其中一段堤防。
而老堤防沿岸密生的老榕樹,也被稱為「會走路的樹」,是歷經數代留下來的自然生態工法,讓老樹成為老堤防最重要的守護者之一。
整個工程已臻完工階段,日前,苗栗縣長徐耀昌、羅雪珠等先後偕同楊人傑前往視察工程進度,希望將客家精神及歷史文化相接合並向下扎根,讓老堤防擁有新生命,代代相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