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日邀請執政黨立委參加行政立法會報討論振興券政策。綠委何志偉會後轉述,振興券確定在10月發放。綠委鍾佳濱說,目前大方向確定會朝向振興因疫情受困的小店家,至於相關作法,都會再研議。
何志偉表示,振興券發放日期已經確定是10月,而自己也向政院表達,振興券的使用週期要長一點,個人是主張一年。
何志偉指出,會中談到,振興券的政策要跟民眾說清楚,台灣現在GDP這麼高,但疫情對全世界的內需市場都造成衝擊,代表振興券應該是要先救內需市場。
鍾佳濱表示,會中多數委員的共識,大致上的方向,就是希望這波因疫情而受困的小商家,能夠感受到振興的商機。許多委員也就去年發放三倍券的經驗提出意見。
鍾佳濱指出,去年三倍券面額最小的是200元,但票券又不能找零,許多小商家、小吃店的個人消費可能頂多才1百多元,等於是較為不便,因此自己有提出希望200元面額能夠改成100元的主張。
鍾佳濱轉述,會中經濟部長王美花對此表達,若要改成100元面額,擔心在印製上的時間會作業不及,恐怕會影響到振興時機,「時間上會比較趕」。
鍾佳濱表示,除了面額問題外,包括自己在內,有多位委員也反映,依去年三倍券經驗,大部分的商機都被大通路、大企業給吸引,小商家其實受惠不多,因此數位票券必須要做到能夠讓小店家感受到商機。
鍾佳濱說,但因為小店家確實存在數位落差,因此數位振興券加碼要如何做到讓小店家受惠,這部分還得再請經濟部、國發會再做研議。
鍾佳濱表示,去年各部會也分別推出農遊券、藝FUN券等加值券,但因都採數位發行,同樣也面臨到數位落差問題,這次若要再推出類似的加值券,希望部會能夠針對讓小店家受惠的目標來設計。或許各部會可採優惠可以指定對象,也或許會研擬採掃描QR CODE的作法,希望行政部門可以再詳加規劃。
鍾佳濱說,去年政府要求商家必須要有營業登記才能持三倍券兌換現金,因此發生一些沒有稅籍、沒有營業登記的小規模營業人,持三倍券去找有稅籍的商家協助變現,如此導致變相被抽成。
鍾佳濱表示,有鑑於這樣的狀況,因此自己認為,政府乾脆鼓勵一般小商家都來辦營業登記,而辦理營登所需的規費,這次由政府幫忙吸收,如此一來,小商家就可持振興券直接兌換,不會被中間人抽一手,二來政府的協助或紓困也能更快到位,三來若未來小商家有賺錢,政府也能適時得到回饋,等於是雙贏局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