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最常詢問,若要參與除息該什麼時候買進?若來不及參與,除息後還建議買嗎?而除息前已持有者,除息後還要續抱嗎?對此,資產管理業者認為,投資人首先應評估自身投資偏好及資金需求,是只是想單純領息,還是想搶波段財,或是兩者全都要,待確認後接著就要趕快把握除息前後三個投資策略:
第一,「領股息」的存股策略,投資人只要在該ETF除息日的「前一天」買進或持有,即可參與當次配息,若你是喜歡長線穩穩領息的存股族,投資方法更簡單,只要選到對的趨勢、買穩健獲利的公司、配息趨穩的ETF,就可長期持有、定期定額分批買進,如此就能安心領股利,也不用燒惱要在何時買進或賣出。
第二是「賺價差」的波段策略,高殖利率股的除息行情,往往在除息前1-2周買氣就會開始慢慢加溫,若配發的股利很吸睛,吸引大批資金買盤進駐是常有的事,倘若又搭上趨勢看漲的ESG、5G等題材,除息前股價多會再拉升一波,這對想搶短、賺波段財的投資人來說,是不可錯過的好時機,亦即在除息前買進,利用市場追逐股利的動能來賺除息前的價差,這是搶短達人的常見手法。
第三是「搶填息」的布局策略,除息日當天因股價會扣除發放的股利,因此在這天台股一開盤,這檔股票或ETF的股價就會往下掉,這對想賺價差的投資人就是絕佳的進場點,可趁除息後成本相對低時買進,隨後當股價邁向填息時,就能賺到價差,加上股票、ETF的資本利得完全不用繳所得稅或健保補充費,因此也具稅賦上的優勢。
據統計,目前有逾49萬人持有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國泰台灣5G+(00881),前者歷次配息金額一次比一次高,後者則是國內規模最大科技型ETF且還提供一年兩次配息機會,投資人不妨評估自身投資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進場策略,而長線存股領息族應趁除息後或市場回檔時適度加碼,用較便宜成本累積更多單位數,等待下一次領息機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