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文資委員會今審議迪化街一段256號店屋,此處曾開設台灣首間慰安婦博物館「阿嬤家」,現由東⽅廣告接手,持有人申請⽂化資產價值調查。台北市文資委員會認為,建物保留1920年代「一坎二落一過水」格局,全票同意登錄為歷史建築。

該建物⽇治時期本為江⽒家族所有,開設「江成發材⽊商」專⾨以販賣棺⽊為主,1953年陳⽒家族接手,經營油漆代理事業,2007南北貨業李⽒家族持有至今。建築師呂大吉認為,該建築重要的⺠俗與產業活動,歷經江⽒、陳⽒、李⽒等家族,各⾃代表著不同的業種,記述了迪化街在地的產業沿革與興衰。

2015年由婦女救援基⾦會承租,經營「阿嬤家-和平與女性⼈權館」,為台灣第一座以慰安婦人權運動為主題的博物館,但因受到財務吃緊,加上疫情衝擊,去年11月10日宣布熄燈;東⽅廣告去年12月承租經營,在此設置藝文空間,舉辦展覽。

呂大吉指出,本案有90年歷史,保存狀況相當完整,昭和式看板建築樣式,其建築風貌反 映當時的建築法規及潮流,且保有原本構造,包括牆壁、⽊窗、欄杆、洗⽯⼦、⾯磚、騎樓之磚拱等具時代內涵,其中可探究材 料、⼯法及細部作法,⾒證了⽇治時期的營建歷史。

文化局邀集文資委員會勘後,認為建物保留1920年代修建完成時的「一坎二落一過水」風貌,天井與後院保有原格局,前棟二樓牆面有謝孝德壁畫,在歷史上則承載許多特殊行業,見證商業經營變遷。北市文化局今召開文資會審議,出席17位委員,全數同意登錄為歷史建築,並要求建物應恢復原貌。

建物持有人李建興表示,前後花了12年拿到使用執照,阿嬤家接手後,為了二樓展間有將原本的樓梯改為旋轉梯,將改回木造樓梯,另阿嬤家過廊門檻、門柱皆有使用金屬,將依照文資委員意見恢復原狀。

#建物 #阿嬤家 #文資委員 #經營 #迪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