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總商會今天發表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44%受訪企業預期2021年全年營業額將較去年增加,反映營商信心正在改善。仍有18%受訪企業預期今年全年營業額將會較去年減少,另有34%則預料營業額仍低於疫情前水準。
調查結果指,跨境往來受阻為企業面對的最大挑戰,其次是社交距離措施窒礙商業活動,而人才流失和供應鏈受干擾則分別排行第三和第四。
總商會高級經濟師莊仕傑在發布會稱,與社交距離措施相比,通關障礙對企業造成的打擊明顯較大,如果疫情持續受控,而相關措施得到放寬,令跨境往來及商業活動能有序恢復,才能大大減低企業的經濟壓力。否則對很多企業來說,要實現有意義的復甦仍有一定困難。
因應疫情受控、香港疫苗接種率上升、出口明顯復甦,且政府向合資格市民派發5000港元消費券對消費有一定提振作用,總商會將2021年香港GDP增長預測,由去年末的3.5%調高至6.3%,為港府修訂後5.5%至6.5%的範圍內。
但莊仕傑表示,香港未來的經濟仍有不少不明朗因素,包括是否能有效持續控制疫情、變種病毒的挑戰、全球供應鏈處於瓶頸,這些因素都將能窒礙經濟復甦。
香港政府今天宣布下周三(15日)推出「來港易」計畫讓大陸及澳門非港人抵港免檢疫,與大陸局部單向恢復通關。
莊仕傑稱,香港能否與大陸通關,是影響明年經濟表現的重要因素,因今年帶動香港經濟有較大增長的因素到明年將消化,單靠本地需求刺激難以令增長持續。
他並認為政府應就通關等政策向社會提供一個時間表,讓企業能夠做好準備,對它們的經營能有很大幫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