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翔的媽媽說,小翔直到3歲都還只會說「抱抱」、「怕怕」等疊字,原以為是「大隻雞慢啼」,等長大一點就會好,但逐漸發現小翔不太與人互動,肌肉僵硬,明顯與同年齡孩子不同。(彰化醫院提供/吳建輝彰化傳真)
小翔的媽媽說,小翔直到3歲都還只會說「抱抱」、「怕怕」等疊字,原以為是「大隻雞慢啼」,等長大一點就會好,但逐漸發現小翔不太與人互動,肌肉僵硬,明顯與同年齡孩子不同。(彰化醫院提供/吳建輝彰化傳真)
彰化醫院職能治療師簡榮說,3歲的小翔與小融即是如此,甚至出現社交互動障礙,所幸經過早療後,2人都已恢復正常。(彰化醫院提供/吳建輝彰化傳真)
彰化醫院職能治療師簡榮說,3歲的小翔與小融即是如此,甚至出現社交互動障礙,所幸經過早療後,2人都已恢復正常。(彰化醫院提供/吳建輝彰化傳真)

小朋友啞啞學語,從疊字吃飯飯、喝湯湯、看書書等疊字學起,童言童語總是逗樂無數家長,但如果一直到了3歲以上仍只會說疊字,家長就要注意是否有可能發展遲緩,彰化醫院職能治療師簡榮說,3歲的小翔與小融即是如此,甚至出現社交互動障礙,所幸經過早療後,2人都已恢復正常。

小翔的媽媽說,小翔直到3歲都還只會說「抱抱」、「怕怕」等疊字,原以為是「大隻雞慢啼」,等長大一點就會好,但逐漸發現小翔不太與人互動,肌肉僵硬,明顯與同年齡孩子不同,後來送到彰化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評估後,讓他們接受早療,每周3次才慢慢進步。

簡榮成說,在遊戲室與小融、小翔玩遊戲,拼圖等進行認知訓練,並訓練平衡協調與肌力,在做動作時鼓勵他們發生,讓語言和動作相符,並給予回應,讓孩子從遊戲中找到樂趣,找到說話表達的能力與認知感,2人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已經恢復正常。

復健科主任廖宜新表示,當發現孩子語言發展速度比同齡慢,2歲不會講話、3歲無法表達完整句子,就可能有語言發展遲緩的疑慮,建議交給專業醫師評估治療,因為可能伴隨認知障礙或其他方面的遲緩,這都不是單一問題,需要盡早治療,以免延誤孩子的心智等各方面發展。

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表示,彰化醫院兒童發展評估中心整合兒童心智科、心理師、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一起評估,找出遲緩原因是否因環境刺激不足、或情緒障礙等其他原因,並訂定出不同的治療計畫,讓家長不用跑多家醫院,就能進行全面性的治療。

#小翔 #治療 #遲緩 #疊字 #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