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長泰表示,不久前中國一連串的政策監管,已經引發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擔憂,直到最近全球供應鏈也出現了不確定性,才進一步影響到聯準會對通膨的預期與退場的節奏。此外,各國雖然陸續控制了疫情,但未來是否能夠順利重啟經濟也還需要時間觀察,再加上歐盟推出了即將在2023年實施的邊境碳稅,這些變數都會增加未來市場復甦的不確定性。
許長泰說,除了歐、美經濟解封的消費需求之外,第四季剛好也是傳統的消費旺季,再加上北半球已經陸續進入秋冬,所以未來原油市場的需求勢必會有所提升。只是,OPEC+目前因為疫情關係,並未順勢積極擴大產能,因此預期,在今年底前,國際油價依然值得留意,到了明年價格可能還會進一步上探。但中長期油價的合理價位在60~70美元。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面對五大變數,各地復甦的腳步必然會有落差,因此全球股市還是會維持原有的輪動格局,這對景氣循環股將相對有利;特別是對亞洲股市來說,除了印度與泰國之外,其餘多數亞股的本益比都還在長期平均值附近,相較於歐、美股市有明顯的價值面優勢。
林雅慧進一步說明,由於產業分佈的落差,以中、韓、台為主的東北亞股市,目前仍受惠於全球景氣復甦對電子產品的需求,但以消費、觀光與部分工業製成品為主的東協股市,雖然估值面比東北亞更具吸引力,但具體仍要看當地政府對疫情控制的成效與解封速度而定;所以,即使亞洲股市具備價值面優勢,但投資人還是要用多元配置的方式才能參與輪動機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