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暴雨導致當地古建築面臨重大威脅。截至11日19時,山西各市上報全省共有1783處文物不同程度受損,出現屋頂漏雨、牆體裂開坍塌、地基塌陷及周邊護坡、圍牆坍塌等險情,9座博物館紀念館(古建築博物館)也出現小面積漏雨等情況,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大陸國家文物局已派出專家組指導文物救災工作。
經初步評估,山西受災害影響文物中,大陸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43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61處,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803處。
從受災害影響程度上看,嚴重的有89處;比較嚴重的(有部分垮塌及存在其他結構風險)有750處,其中84%為市縣保和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一般損傷的(漏雨、裂縫、檐部損傷及構件掉落)有865處;有79處周圍護坡、圍牆等受損。
大陸專家認為,「山西眾多的文物大都在地上,是全省文物受災範圍大、受災文物數量多的部分原因,特別是古建築,多為木架構結構,主要建築材料為木材、磚瓦等,尤其是一些民居、祠堂、革命舊址等建築,在長時間連續雨水的天氣中,更容易受到損傷。」「另外山西疏鬆的高原土質,在雨水多時,也極易形成坍塌、滲漏等情況。」
相關專家分析,從山西文物總體受災情況看,其中近一半為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漏雨、裂縫、檐部損傷及掉落構件等受災程度佔總量的近一半。
目前,大陸國家文物局已派出專家組實地勘查掌握文物受影響情況,指導文物救災工作,緊急撥付文物應急搶險資金,支援山西展開因災受損文物應急、搶險、修復等,確保文物第一時間得到應急保護,並將在後續文物保護項目和經費上給予重點傾斜安排。指導山西繼續加強巡查排險,完善應急措施,做好安全防護,嚴防次生災害對文物造成的破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