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降低油價上漲對經濟發展及民生產業之衝擊,政府於96年9月1日及107年5月11日已分別制定「亞鄰競爭國最低價」以及「油價平穩措施」雙重機制因應,以減輕民眾負擔,並達成照顧民生實際成效。
中油指出,110年截至上周(10月17日)止,共有39周因觸及亞鄰競爭國(日、韓、港、星)最低價及4周啟動平穩措施而未足額調整油價,中油汽、柴油每公升尚各吸收1.2及2.3元,累計吸收未調足金額已高達67.71億元。
10月份的OPEC+會議仍繼續維持每月增產40萬桶/日的計畫不變,市場原先預期在需求增長以及歐洲能源危機的影響下,OPEC+會在11月增產80萬桶/日。OPEC+今年7月份達成協議,自8月起每月將增加40萬桶的日產量,至明年9月將產量恢復至減產前水平。
美國9月工業生產創七個月來最大降幅、中國大陸第三季GDP數據弱於預期拖累油價,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交易量較大的12月原油期貨10月18日收盤下跌0.1%,成為每桶81.69美元;歐洲ICE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近月布蘭特原油下跌0.6%,每桶84.33美元。
中油強調,實施亞鄰競爭國最低價及平穩機制已同時兼顧照顧民生及維持產業競爭力需要,降低油價上漲產生之衝擊。顧及國內能源完全仰賴進口,為使能源效益達到最大化,養成民眾節約能源觀念,現行油價仍宜依「亞鄰競爭國最低價」及「油價平穩措施」雙重機制因應調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