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林市公所斥資1.5億元,完成全市1.25萬盞LED智能路燈汰換,不只節能省電,還可遠端及時操控開關燈、調整路燈亮度,且每一盞燈都有專屬編號,若不亮、故障,不需民眾通報就能即時檢修。

員林市曾因私設太多未申報的路燈,遭台電查報提告,「黑燈官司」纏訟7年,導致彰化縣政府2018年斥資1.8億元將全縣各鄉鎮總計將近10萬盞水銀燈汰換成LED燈時,員林市被排除在外。

去年公所總算將積欠的電費還清,並與電訊系統業者合作,分7年編列1.5億元,平均每年約2200萬元,去年9月開始建置智能路燈與遠端維護系統,今年8月全面啟用。

員林市長游振雄表示,員林市是全國鄉鎮市中率先引進智能路燈,委由專業廠商維護管理,透過平板、智慧型手機,直接掌握監測全市41里每盞路燈現況,還可以遠端調控將路燈調亮或調暗;不只每年省下千萬元電費,故障、不亮可即時接收、檢修,不再需要苦苦等候報修。

游振雄說,目前並在員林公園、員林轉運站、員林國小、火車站正門口、第一市場中正路口等五處建置5盞示範型智慧路燈,設有wifi6、充電座、影像監錄與空品監測系統等,若成效不錯,未來可再結合5G網路,甚至可望在員林大道引進推動智能電動無人小巴上路運行。

公所建設課長陳浴秉表示,智能路燈上路後,每盞燈都有專屬身分證和QR code,即時監控,若發現故障,不需等人通報就能即時檢修,市民也可直接掃路燈上的QR code,連結系統平台,將拍下的路燈照片上傳,或直接撥打路燈上的維護專線與廠商聯繫。

陳浴秉說,部分路燈位處農田旁,經農民反映也將亮度調暗以免影響作物生長;目前每部主機監控10支路燈,但山區仍有訊號不穩定導致無法同步監控的情況,此外184重劃後,三多街區、橋愛街區,與條和街區等住宅區,因建商當初挖破地下電線電纜管線,導致只要下雨就會發生大規模跳電,公所也已編列1300萬元經費維修,避免因跳電導致路燈不亮。

#路燈 #員林市 #智能路燈 #導致 #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