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指出,目前仍有部分暫繳稅額遞延入帳,完整繳稅情形預計到11月可確定,初步看來,今年暫繳稅額較去年成長近三成,有助穩定國庫調度及稅收成長。
企業當年度的營所稅主要在隔年5月申報繳納,但為避免一次性繳稅壓力,也便利國庫資金調度,規定企業當年9月得先向國庫繳一筆營所稅暫繳稅額。不過,考量受疫情影響,企業現金流恐不足,去年及今年都放寬受衝擊者9月可免辦暫繳。
受免辦暫繳措施影響,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初步統計,截至10月14日,今年營所稅暫繳件數共22萬9538件,小幅年減0.85%,也比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26萬餘件減少。不過,在稅額方面,今年營所稅暫繳稅額2081.08億元,雖低於2019年2200多億元水準,但相較於去年成長29.81%,也回升至2000億元大關之上。
財政部指出,雖然觀光、餐飲、娛樂等產業連續兩年受到疫情衝擊,影響獲利減少或呈現虧損,連帶使繳稅金額降低。但作為台灣經濟成長主力的出口導向產業,如半導體、資通訊設備等,不僅受疫情影響較小,在新興科技商機、宅經濟爆發下獲利還持續成長,帶動繳稅金額增加,成為帶動暫繳金額成長的主要動能。
財政部指出,營所稅暫繳稅額該繳多少,有兩種計算方式,一種是繳納「前一年營所稅應納稅額的一半」,另一種則是以「當年上半年實際營業額」核實計算,大多企業通常採用前者,出口導向產業從去年就表現不錯,支撐繳稅成長,進而也使9月暫繳金額增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