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收取大眾存款給付利息,必須積極放款,放款利息與存款利息間的淨利差,即是銀行獲利主要來源,若銀行存款遠高於放款,錢放不出去,將成為銀行獲利的負擔,亦或是必須將錢拿去投資,營運風險將提高。
銀行局公布,累計前9月稅前獲利2696億元,比去年同期多賺210億元,成長幅度達8.5%,是歷年同期獲利次高,僅次於2019年前9月獲利的2864億元;今年9月底國銀逾放比0.19%,創史上新低;備抵呆帳占逾期放款的覆蓋率為703.99%,則是續創歷史新高,即銀行資產品質良好。
9月國銀單月稅前獲利251.5億元,比8月少賺93億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主要是8月仍有大量現金股利收入,獲利相對會較高,但若與去年9月相比,今年9月獲利則有成長4.5%,主要還是來自國內總行獲利增加19億元、同比成長14%,海外分行獲利同比增加近16億元,但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獲利則是比去年9月少24億元。
國銀9月放款增加近741億元,主要來自民間貸款需求,民營企業貸款單月增加717億元,個人貸款增加329億元,公營企業放款單月則增66億元,但政府機構的放款單月則少370億元。
先前銀行局亦有公布,9月房貸加上建築融資增加908億元,顯示銀行現在放款動能幾乎主要靠不動產抵押放款,若政策要急凍房貸或建築融資,恐不利銀行去化資金。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