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保戶直接用新台幣買固定利率傳統壽險、利變壽險、利變年金、傳統年金的金額占比,不到10%,今年全年大概也只有千億元上下。
另外就是新台幣投資型保單前9月約2178億元,約占新契約保費27.84%,加上健康險與傷害險,合計前9月新台幣計價保單的新契約保費約3315億元,占率42.37%,比2020年全年的43.67%,又再下降,全年有可能再創新低。
國人愛用保單儲蓄,在2008年開放銷售外幣保單之前,新台幣保單業績就是100%的占率,即便開放後的九年內,新台幣依舊占7成以上,到2019年之前都還有56%以上,即仍是投保幣別的主流,直到新冠肺炎讓市場利率急降,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又在這兩年十分「強勢」,保戶拿新台幣換美元後投保,比直接拿新台幣投保划算。
新台幣保單「失寵」有三大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利率太低,過去保戶最愛的短年期儲蓄險、利變年金、及新台幣計價利變壽險,因為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已降到1.5%以下,躉繳或短年期繳費更逼近零利率,固定利率儲蓄險幾乎不具賣相,新台幣儲蓄型或理財型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多在1.8%以下,甚至只有1.45%。
同時間美元理財型或儲蓄型利變保單,宣告利率2.65~2.9%,差1個百分點,對保戶而言感覺差很多。
第二個原因就是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在27元多,未貶回28元,保戶拿新台幣兌換美元後投保美元保單,中長期訴求利率、匯率兩頭賺。
第三就是外幣保單不占壽險公司海外投資、不用避險,壽險公司也樂得多賣外幣保單,尤其是美元,因此在給業務員及銷售通路的佣獎上,亦是以美元保單為主,自然也削減了新台幣保單的競爭力。
所以,今年前9月若只看儲蓄或理財型傳統保單,加上身故才理賠的傳統壽險,用新台幣計價的僅764億元,占率不到10%,創史上新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