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才剛處理完內人的長輩後事,這幾天又突然接獲多年好友心肌梗塞而往生,我的感觸良多,也想重新思考一下我們對於未來的種種規劃是否考慮周詳?

人生中如何將那些事物的輕重順序調整擺放?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沒有絕對的答案,我現在只能就資產管理這部分來討論一下。

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重心,因為投資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情,所以持有核心長期部位及一些短中期變動部位都很重要,且必須時時保持動態的彈性。

以我們國人來看,房地產肯定佔有一席之地,甚至可能超過全部資產的一半以上,所以在哪個時間點要投入房市,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決定;另外由於長期而言,通膨是無法避免的變數,所以只有長期積極投入會成長的企業股票或股票基金,才有辦法打敗通膨、提高部位獲利,至於比較保守的工具如債券基金、固定收益商品、平衡型基金、多元資產基金、則是可以提撥3成左右保持流動性投入。

這波疫情的演進過程,勢必會打破舊的、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及生態,因此我們的投資行為也必須要修正及改變,服務型產業會吸引更多新的消費族群,所以無論是求職或投資都要列入考量範圍,至於通膨題材我仍認為雖熱門但還不成氣候。

近期來說,我認為11月上旬大盤可能快要陷入拉回整理的型態,應該可以先採取比較保守的作法,出多進少,先保留一下現金,靜觀其變,不要躁進。

編按:撰文者老馬,為一位浸淫市場近三十年的大戶,分享投資風向、股市內幕和理財心得。

商業周刊1773期
商業周刊1773期
#通膨 #現金 #資產 #保守 #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