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藥價法案」最大衝擊點在2015年下半年,由於美國隔年度將舉行總統大選,因此成為政治祭品。不過,隨著兩黨不斷協商,衝突逐步降溫,從全面性的藥價調整,縮減為針對聯邦醫療保險的部分藥物。
常李奕翰表示,市場對於藥價法案的反應鈍化,以胰島素來說,協議價格設定為每月35美元上限,但主要大廠諾和諾德股價不跌反漲,似有利空出盡的味道。同時加上,疫苗類股本波修正已來到波段滿足點,各大醫學年會也因為疫情和緩而正常召開,重新凝聚投資人信心。
觀察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已自波段低點反彈6.7%;其中,MSCI生物科技指數彈幅6.6%,與創新醫療相關的MSCI生命科學、MSCI醫療保健設備指數,反彈更超過7%。
全球新藥研發持續成長,而且採創新技術的生物藥比重不斷增加,近2年已超越傳統小分子藥,最主要原因是細胞再生、基因治療技術成熟化發展。常李奕翰表示,這些都是精準醫療領域的範圍,吸引國際藥廠爭相卡位,正帶來大量的成長動能,醫療類股也將重回資金懷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