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海洋酸化對草蝦口感影響研究,邀請民眾盲測品蝦,確實能分出差異。(國立中山大學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中山大學海洋酸化對草蝦口感影響研究,邀請民眾盲測品蝦,確實能分出差異。(國立中山大學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研究發現,全球碳排增加、導致海洋酸化,影響草蝦外觀、口感、味道,消費者直接盲測就能清楚辨別,該研究成果已獲國際知名期刊「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刊登。

草蝦是過去台灣創匯的明星之一,大草蝦更是喜宴及春節的必備海鮮,但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海科院長洪慶章表示,海洋酸化除了對珊瑚及貝殼類生物產生威脅之外,也會導致蝦子的口味較不甜美。

研究團隊將在戶外生長一段時間後的健康大草蝦移至可控的環境中,將大草蝦飼養在正常的海水(pH=8.0)及暴露於高濃度二氧化碳的海水中(模擬海洋酸化在pH=7.5),監測草蝦的存活率、胺基酸組成及蝦殼厚度組成變化,四週後邀請擅長品蝦的民眾盲測,經酸化海水飼育地的草蝦,美味略遜一籌。

研究團隊呼籲,海洋酸化會影響到未來海鮮的美味程度,數量也會日益減少。人類應該減少碳排,讓海洋酸化減緩。

#草蝦 #酸化 #海洋 #海科 #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