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推大數據中心,透過台北通已取得5000萬筆個資惹議,北市府稱只是身分識別工具,但台北市議員林亮君砲轟,實際上已成為暴吃市民個資的怪獸,質疑台北通同意書要求民眾必須授權台北通蒐集「健康紀錄」。

林亮君表示,北市資訊局在今年1月的專訪稱台北通APP顯示不同局處在使用者授權下使用資料的軌跡,這樣資訊的累積讓知道每個市民的需求。

林亮君質疑,資訊局所描述的「資訊的累積」,就是數位足跡,藉由ID收集數位足跡,以了解使用者需求的動作,也就是泛稱的「Profiling」針對用戶個人的建檔與側寫,追蹤個人資料與習慣,一旦Profiling的強度上升到某個水準,就有可能成為「Surveilance」,也就是「數位監控」。

林亮君表示,未來只是利用台北通去辦理某項市政服務,對方卻有可能透過系統看到圖書租借紀錄、健康醫療紀錄、進出公立運動場館的時間等個資,許多專家學者都反對在沒有更嚴格的法律規範下推動數位身分證,因為政府資料蒐集很容易就會跨過數位監控的界線。

她更質疑,大家在申請新會員時常常沒看就同意的同意書,裡面明確寫到民眾必須授權台北通蒐集「C111健康紀錄」,若只是針對實聯制,只需要身分證字號就可以了,根本用不到健康紀錄,為何台北通要求民眾要提供自己健康紀錄給市府?

林亮君指出,台北市目前利用台北通在做的事,就是利用這個App進行數位「總歸戶」,把各種需要不同程度個資的服務全部集中在一起,然後向民眾漫天喊價,要求市民把所有個資都一口氣全交出來再說。

她說,台北通對市民要求的個資概括授權,明顯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究竟實聯制、單一身分識別跟健康紀錄的正當合理關聯是什麼?「再重複一次,台北通對市民的個資侵害,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台北通 #個資 #紀錄 #林亮君 #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