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18日發布研究報告,指稱南沙群島隨時都有300艘大陸海上民兵船隻固定巡邏,騷擾外國船隻的活動;大陸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員陳相秒認為,CSIS報告並沒有精確界定民兵定義,犯下將漁民誤當民兵的錯誤。但CSIS報告主張,小藍人有組織、有資金也有指導,當然屬於民兵無誤。
陳相秒堅稱,民兵是除從事經濟活動外,同時接受軍事訓練的人。不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員許瑞麟(Collin Koh)則主張,由於許多船隻在大規模捕魚的同時,也會和海軍或海警一同執行任務,導致中國大陸海上民兵的商業活動與國防行動之間的界線模糊不清。
許強調,大陸小藍人並非只在經濟與國防之間擇一,而是「既能捕魚,又能戰鬥」,「這意味著海上民兵平常可能在南海進行一般的捕魚活動,但同時也會執行愛國任務」。
「半島電視台」指出,雖然絕大多數活動能避開暴力對抗,但民兵戰術卻於2019年升級。當時大陸船隻衝撞並導致一艘停泊於南沙群島的木製菲律賓漁船沉沒,船員落水後不幸溺斃。
儘管陳主張報告將民兵與漁民搞混; CSIS報告卻指出,雖然大多數的大陸民兵船隻無法直接證實與北京政府有關係,但透過照片、影片、艦對艦辨識系統數據與其他資訊,能夠輕易辨別是否為民兵船隻。
報告總結,「毫無疑問,民兵是由中國政府組織、資助與指揮,而這讓北京必須為其行為承擔法律責任。甚至,從大陸國內立法、官員與官方在媒體的公開聲明,以及政府與民兵船隻的合作,都顯示國家支持與促進民兵行動」
「半島電視台」引述專家看法,認為大陸海上民兵是「灰色地帶」戰術的典型案例,這讓其在爭議區主張主權聲索而又不會引發傳統戰爭。反面來看,海上民兵也讓北京無視國際法,甚至是國際常設仲裁法院在2016年的裁決。
依據該裁決,北京對南海性的歷史性主張並沒有根據。但北京無視於此,並大舉在南海區採取灰色行動,使許多鄰國幾乎無法重新取回領土。
許瑞麟認為,使用灰色地帶戰術對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構成直接且嚴重的挑戰。換言之,國際法為各國互動創造條件,消除國家權力不平等產生的分歧。
如今秩序遭破壞,對於任何希望保持國際體系和平穩定的人而言,都值得憂慮。畢竟,在國際法體系下,即使是小國也能運用戰略自主權,並獲得主權平等行為者應得的尊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