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等外媒報導,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24日表示,隨著維爾紐斯加強與台北關係,立陶宛正適應北京帶來的「短期」經濟陣痛。不過,維爾紐斯會透過供應鏈多元化、強化與民主國家連結,來對抗北京壓力。

※大陸經濟脅迫只造成短期陣痛

《路透社》指出,中國大陸正試圖透過切斷貿易連結等作為,試圖讓維爾紐斯「有感」,以報復立陶宛與台灣提高外交關係的決策。

對此,人在華府進行訪美行程的蘭斯柏吉斯表示,立陶宛正向全球示範如何對抗來自大陸且與日增的壓力,關鍵就在於供應鏈的多元化。立陶宛正努力減少其供應鏈對北京的依賴。

他認為,這過程無疑會很有感,卻只造成短期的損失。換言之,與台灣加強關係等同放棄立陶宛每年對大陸的2.5億歐元輸出,卻能減低北京在立陶宛供應鏈中的角色。

他強調,「從短期來看,當你合約數量減少(指北京中斷經貿往來),任何國家都會感到陣痛;但這只是短暫的,因為市場會適應,企業也會適應」。

甚至,北京不只切斷與立陶宛的企業聯繫,更透過與第三國洽談,要求其不得與立陶宛做生意。「我們絕大部分生產的商品都是在中國大陸境內生產的,這就是為何我們另闢途徑來創立供應鏈,好讓其更具彈性,能承受外來脅迫、合約銳減與制裁」。

雖然立陶宛仍只承認中國大陸;但相較於美國,維爾紐斯與台北的關係更向前跨出一步。畢竟,相較於台灣的駐美辦事處以台北為名,駐立陶宛辦事處是以台灣為名。(圖/美聯社)
雖然立陶宛仍只承認中國大陸;但相較於美國,維爾紐斯與台北的關係更向前跨出一步。畢竟,相較於台灣的駐美辦事處以台北為名,駐立陶宛辦事處是以台灣為名。(圖/美聯社)

※加強民主國家連結

為減少供應鏈對北京的依賴,立陶宛還選擇與其他民主國家團結起來。他除證實這次訪美行程除與美高層,商討如何減少對北京的經濟依賴進行磋商外;還呼籲國際社會採取長期的行動,協助同樣面臨大陸壓力的國家。

他解釋,立陶宛給予世人最大的啟示是面臨經濟脅迫,一國未必需要放棄外交政策的獨立「或許你會面臨威脅,會被中國媒體攻擊的體無完膚。儘管如此,你還是能挺過這些壓力。我不得不說,民主國家的唯一弱點就是不能互相幫忙」。

《德國之聲》表示,雖然立陶宛仍只承認中國大陸;但相較於美國,維爾紐斯與台北的關係更向前跨出一步。畢竟,相較於台灣的駐美辦事處以台北為名,駐立陶宛辦事處是以台灣為名。

※北京塑造「脅迫國際社會」形象

當然,選擇與台北更進一步的關係,會讓北京降低與維爾紐斯的外交、貿易往來;但藍斯柏吉斯認為,北京的報復反而給國際社會大陸正「脅迫各國」的形象。「各國會驚覺,只要北京不滿意,就會有一把劍懸在他們頭上」。隨著各國「希望擁有更多的外交獨立決策空間」,他預判未來會有其他國家學習立陶宛的經驗。

文章來源:Lithuania, in spat with China, urges Europe to brace for ‘coercion’ from Beijing

#立陶宛 #供應鏈 #台灣 #一帶一路 #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