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以智慧型手機、共享與零工經濟、電商平台等破壞性創新為主導的2010年代,2020年代全球經濟成長動能來自後疫情時期的消費與投資、綠色能源革命、5G與AI帶動的數位應用商機。5G與AI將有機會促進科技創新,提高生產力,加速各國經濟成長,進而打破2010年代低成長、低通膨、低利率的三低困境。
進一步分析2022年全球景氣趨勢,羅瑋表示,影響明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關鍵因素包括:Covid-19疫情發展、各國經濟復甦速度、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動向。受到Delta變種病毒影響,市場原先對歐美國家解封後出現報復性消費的預期落空,隨著新興市場國家疫情升溫,各國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讓全球供應鏈失序問題更加嚴重。由於供需失衡需要時間緩解,因此物價持續增長期間超出主要央行原先預期,迫使各國央行提早調整貨幣政策方向。此外,歐美國家開始施打第三劑疫苗,新興市場國家取得疫苗的時程因而進一步延遲,各國經濟好轉速度出現落差,導致明年全球經濟不均衡復甦。
也因為各國經濟復甦速度不一、央行政策落差,加上Fed?動升息時程預期不同,明年可以假設三種不同經濟情勢。一是疫情獲得控制,Fed於2022年下半年升息,各國放寬出入境管制,服務性活動復甦可望支撐美國經濟成長,下半年亞洲內需、旅遊活動將陸續恢復。二是Fed於2023年上半年升息,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但新興市場消費動能恢復緩慢,中國經濟出現疲態,亞洲國家出口增長放緩。三是疫情反覆衝擊經濟,Fed於2023年下半年升息,主要國家經濟復甦動能將放緩,新興國家投資及消費增長走弱,美元則會因避險需求走高。
Fed自今年11月起開始縮減購債規模,明年年中結束QE,並很有可能在明年下半年開始升息,由於真正從市場收回資金還有一段時間,市場資金仍相當充裕,加上許多企業今年獲利表現超出預期,明年受益於全球景氣復甦而持續成長,因此在各國央行貨幣政策逐步正常化的過程中,2022年股優於債的局面依然不變。
股票市場方面,隨著資金盛宴接近尾聲,通膨預期升溫,企業獲利成長空間縮小,各國股市全面上揚的可能性大幅下降,但仍可以留意特定國家、產業及個別企業。如果全球復甦步調落差縮小,隨著市場資金尋求較高的報酬率,歐亞及新興市場將有較佳的表現機會。
通膨是債券市場最大敵人,需留意各國物價走勢與央行因應措施。由於各種債券利差極為狹窄,因此需保持高度警覺,留意市場動向,防範殖利率出現急速彈升。因為發行量減少,而配置盤資金數量相當龐大,使得公司債市場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支撐。
外匯市場走勢受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特別是Fed是否提前升息影響。上半年美元走勢偏強,下半年隨市場對ECB升息預期升溫而趨緩。若疫情受控,經濟回復正常,資金流入可望支撐體質較佳新興市場貨幣。此外,受到投資不足、缺工、運費上漲、各國政策管制等因素影響,原物料供需失衡狀況將持續。由於OPEC+國家不願加速增產,而美國頁岩油業者態度相當保守,因此能源價格居高不下。
羅瑋強調,雖然對2022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展望抱持正面,但仍須密切關注通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金融市場震盪三大變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