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剛落幕,面對氣候變遷,中央及地方政府攜手民間企業、團體12月3到5日在高雄駁二特區推出全台唯一以氣候行動為主軸的「2021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國泰金控亦參與此次活動,除在「企業行動館」展出近年集團減碳成果,並邀請民眾參與「我的淨零宣言」藝術共創牆,透過有趣輕鬆的方式與民眾對話,推廣低碳永續生活。
國泰金亦聯合主辦單位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在博覽會的最後一天舉辦第二屆「2021 國泰氣候變遷青年論壇」,藉由跨世代、跨領域交流氣候行動的知識與技能,培力青年世代實踐氣候行動、創造淨零未來。
據聯合國指出,世界上有18億年齡介於10到24歲的青年,是未來氣候變遷最主要的受害者,也是最有可能為氣候變遷提出解決方案的貢獻者。
國泰金強調其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分別在2019年、2020年與媒體合作進行「大專生企業社會責任認同度」、「大學生CSR與氣候議題態度」調查,發現在氣候變遷議題上,超過95%大學生認為重要,超過55%願意採取相關行動,為「培力青年」替氣候變遷找出路,國泰金與教育部、台灣大學、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等單位合作,從舉辦青年論壇、推動產學合作到提供實作資源,多方面打造台灣的氣候人才庫。
這次青年論壇首先以「從選擇開始,創造淨零未來」為題,邀集產業、學界、青年代表齊聚,現場共吸引近百位大專院校青年參與,由國泰金控協理花祺雅、350.org亞洲管理總監張良伊、以及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林孟慧對談,分別從企業、NGO、青年等組織角色出發,並設計「議題認識」、「行動指南」、「激發靈感」等環節,賦能青年掌握氣候行動技能,帶領青年認識氣候變遷趨勢議題。
緊接著由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趙子元、綠色和平組織RE10x10鄭楚忻專案主任分享氣候行動實務技能,並安排與會者參與「淨零世界咖啡館」,探討氣候變遷議題的創新解方,觸發青年成為行動種子,返回校園與生活中發揮影響力。
國泰金在「企業行動館」展出各子公司近年的減碳成果,包含國泰人壽自2012年起推動行動保險及電子化服務,成為台灣首家取得ISO 14067(碳足跡計算標準)與「減碳標籤」雙認證的保險公司,三年間減碳超過5000公噸,相當於12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國泰產險2019年召集產官學界研商訂定產險業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PCR),作為產險業申請碳標籤共同遵循之規範,並成為首家取得「碳標籤」、「減碳標籤」雙標籤認證的保險業者;國泰世華銀行為國內首家取得「個人無擔保貸款服務」碳足跡標籤的銀行,且2019年相較於2018年,每筆個人無擔保貸款服務減少高達27.7%的碳排放量,同時獲得「減碳標籤」,為減緩氣候變遷作出具體貢獻。
現場最吸睛的「藝術共創牆」,邀請民眾分享「淨零宣言」,三天吸引逾千位大小民眾共同署名,分享內容包含減塑/重複使用環保餐具,多走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作為;學齡前小朋友則用「塗鴉」表達「種樹愛地球」,筆觸簡單心意滿百;環保作為甚至擴及「家戶」,如住家已搭建太陽能板、改用綠電及支持永續低碳產品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