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語言發展法日前通過,教育部公布國中及高中從111學年度開始,將本土語言列為必修課程,為提前部署,台中一中日前透過「朝會電台」直播的方式,以國語、閩南語、英語及客語4種語言演說,引發學生好奇與討論。校長林隆諺說,藉由日常生活的沉浸式學習,幫助學生更深入了解語言。
就讀台中一中一年級的吳泓勳是台中新社區客家人,曾獲客語演說、客語字音字形全國決賽特優,他笑說,從小與爺爺、奶奶住,在家都講客家話,也決定學習精緻型客家語,深深感到在學習客語時,遇到不會的字彙再深入解析,也能相對提升自己的國語文能力。
林隆諺表示,根據新課綱的本土語規範,明年起高中階段學生必修2個本土語學分,一中特別從今年開始做前導相關計畫,除申請獲得客語生活學校、閩南語直播共學計畫,更在教育主任彭佳偉、總務主任劉曉暢的推動下,在朝會電台中以不同語言進行,盼營造友善本土語言的學習環境。
「我是客家人,我以身為客家人為榮。」彭佳偉以客語流利表達,他說,在全國各級學校追求接軌國際的同時,更應該要踏實深耕;雖然使用客語進行朝會電台,一個班級頂多1、2名學生聽得懂,但已引起許多學生的好奇感與新鮮感,只要有好奇心,就能有機會去認識這個語言。
4種語言朝會電台分別由林隆諺說英語、國語、閩南語及部分客語,彭佳偉負責客語、吳曉暢說閩南語,採每周輪流進行,學生反應不錯。彭佳偉說,10月底開始也陸續在學校舉辦客家藍染、油紙傘彩繪等工作坊,接下來還有擂茶體驗,盼讓師生深入了解台灣在地文化與語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