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ER策略」,包括「Tech科技創新、Inflation抗通膨、Green綠色永續、Emerging新興市場和Rotation輪動」,多元網羅投資契機。隨著全球經濟復甦邁入常軌,2022年成熟國家央行貨幣政策轉趨正常化,財政政策將轉為重點扶持有助提振生產力及永續發展的產業,科技和基礎建設產業將持續扮演多頭要角,而新興市場則看好亞洲中小型股票基金的成長潛力。
另一方面,面臨通膨及貨幣政策正常化環境,市場波動加大,債券的防禦功能仍不可或缺,建議靠攏具備抗通膨基因的波灣債及高收益債券型基金,或是多元配置的美國平衡型基金,掌握類股輪動機會。
累計今年第四季以來全球股市上漲5.30%,科技、消費耐久財、原物料及房地產類股漲勢領先,新興市場多國率先升息對抗通膨、中國科網股財報疲弱和恆大地產債信風暴籠罩,壓抑新興股市下跌1.19%。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先升後降、幾近持平於1.47%,美元指數上漲2.27%,富時波灣債上漲0.40%,優於新興美元債下跌0.14%及美國高收益債上漲0.08%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指出,亞洲市場小型股多屬於具有內生成長動能的產業,營收來源多倚賴本地需求且通常屬於利基型市場,較不容易受到總體經濟景氣循環週期或國際情勢影響,因此能發揮多元分散效果。現階段透過側重於中國、台灣、印度、南韓等幾個政府皆在積極進行改革的亞洲國家的中小型企業,藉由民生消費、基礎物料、美容保健、資訊科技與金融深化五大趨勢主題投資,希冀掌握新興亞洲經濟體最活躍領域所創造的投資機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