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20多歲前助研究員(案16816)確診新冠肺炎,由於過去曾2度遭實驗鼠咬傷,引發外界針對動物傳人的討論。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國際間曾有3國出現動物傳人事件,有可能性但少見,會列入可能的來源之一,但也會針對環境進行採檢。
針對中研院的事件,羅一鈞表示,大家看到媒體報導有被老鼠咬傷,雖然有少數案例是被動物傳染,但不是主要的途徑。美國CDC的資料顯示,國際上有少數案例,例如去五年1月丹麥水貂感染後傳染給人員的案例,當時丹麥政府便決定撲殺境內水貂,荷蘭、波蘭也有類似事件,目前至少有3國動物傳染。
羅一鈞表示,其實小型哺乳類,倉鼠、貂、兔子、中型的兔子等也可能感染,同一個物種可能互相傳染,靈長類如狒狒等也有染疫報告。科學上,動物傳人的可能性存在,但就流行上來說,屬於少見的案例。我想,我們會列入可能的來源之一,但是會針對環境進行採檢。
對於個案傳染途徑,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職場或社區,我們研判職場內的可能性較高,畢竟社區相關的確診數是0,檢驗到的接觸者也是陰性,社區的可能性低、職場的可能性較高。職場中,風險區域應是實驗室,至於在實驗室內到底是否是咬傷,或是環境,還需要進一步判讀。
媒體詢問,有消息指咬傷個案的實驗鼠一隻感染Alpha,一隻感染Gamma,老鼠感染的病毒株為何?陳時中表示,我們今天、明天會將實驗室的病毒株和個案感染的病毒株進行基因序列的比對,結果明天才會出來。「老鼠一隻一隻捉來看,還沒有進行到這個地步」,初步要判斷病毒和實驗室的病毒株是否相符,先把這件事完成。
至於是被哪一隻老鼠咬到?陳時中表示,要在調查後才會清楚,不方便臆測,需先了解病毒株的序列,和送達實驗室的序列是否相符,若有相符,基本上就可確定病毒是從工作場所來,如不相符則須考量其他感染途徑,現在還沒有調查到老鼠,先調查人。
陳時中表示,我們處理事情的時候,第1重要的是對於社區的影響,我們分析職場實驗室的可能性最高,接下來要用病毒株的相關性來證明。至於個案是什麼時候感染,他表示,穿脫衣服、摸到都有可能,任何可能性都有,當然在我們的調查需要問清楚。
針對中研院的環境,陳時中表示,我們已經採檢了,畢竟中研院實驗室的大樓都是高度管理清潔的區域,其他公共區域有例行消毒,但是我們還需要去做環境採檢,先確保環境安全,至於實驗室,我們已經暫時關閉,也需要採檢,了解是否有其他污染在。
由於有實驗室人員透露,被老鼠咬傷是常見的事,對於個案被咬後的處理,陳時中表示,相關健康監測的SOP都是在的,不要說實驗室,一般的職場也需要做,主管也有通報、安排之責,需要等報告出來才確定,不過可以確認健康監測的責任是有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