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Intel)CEO季辛格(Pat Gelsinger)傳下周將來台訪問,拜會台積電高層,但此前才指「台灣不穩定」意有所指針對台積電,引發各界熱議。季辛格周四(9日)表示,英特爾的頹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扭轉的,計畫至少需5年的時間讓這間半導體公司重回正軌。
季辛格近期不遺餘力的向美國政府喊話,希望盡速通過晶片補貼法案,此前才以「台灣不是穩定的地方」為由,呼籲美國政府應針對本土企業著重補貼,而非台積電、三星等外企。
然而,才剛這些話,有外媒報導,季辛格將於下周訪問馬來西亞和台灣,包括會見台積電高層,此舉顯見亞洲製造對英特爾而言極其重要,且在業務上,既需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又和其是競爭對手的情況,對季辛格來說十分棘手。
《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2月才出任英特爾執行長的季辛格,計畫在這幾年重振英特爾往日雄風,季辛格周四於華盛頓經濟俱樂部(Economic Club of Washington)指出,這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不可能在短短幾天達成,大概需要5年的時間,才能讓英特爾重回軌道。
季辛格表示,「就季度業績表現的標準衡量,我毫無疑問是個失敗者,但我希望人們能用更長的時間,來衡量一個行業、指標性企業的重大變化」。
全球處理器空前需求,許多半導體晶片企業股價大漲,但英特爾股價卻不見起色,半導體業景氣主要指標的費城半導體指數今年上漲逾40%,英特爾股價漲不到2%,且周四還跌2%,早於去年英特爾就將美國市值最大晶片廠拱手讓給輝達(Nvidida)。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