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來西亞來說,當地在2022年時,GDP預估有6.7%,將是2021年的兩倍左右。因大馬目前有超過9成人口是完全接種,嚴格的社交禁令陸續放寬,馬來西亞最糟糕時刻似乎已經過去。
馬來西亞10月與11月消費者信心增加,家庭支出強勁反彈,工業生產、出口以及零售銷售都有復甦跡象,當地就業市場也得以健全發展。
牛津經濟研究院認為,大馬政府2022年的擴張性財政預算,以及龐大的景氣刺激計畫應該會讓當地復甦更加穩定。目前從零售與出口大幅成長可看出成效,而在這種赤字預算政策下,2020年的赤字年增超過20%。同時,2021年也是增加20%以上。
對於全球供應鏈斷鏈問題,2022年可望會更好。自8月以來新冠疫情趨緩後,東南亞社交禁令陸續放寬,再加上全球貿易活動熱絡,東南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因此跟著成長。
牛津經濟研究院表示,亞洲、歐洲與美國之間海運主要航線運力已逐漸恢復中。根據統計,2021年前九個月就小增6%。就在亞洲製造商努力生產來自全球訂單的同時,全球塞港的情況還是未見明顯改善。
不過,馬來西亞主要港口巴生港(Port Klang)的裝卸貨卻有出色的表現。全球主要港口中,巴生港平均作業周轉率僅兩天是最短的,一般來說都需要一周左右。
對於新變種的病毒株Omicron,對全球影響是有相當嚴重性的,但2022年首季應該就可控制住。不過,若抗疫又重新鎖國下,全球GDP可能會從目前預估的4.5%,再腰斬至2.3%左右。同時,東南亞的出口將受衝擊,2022年的GDP成長預估將不再有6.1%,可能會降至4.3%。
ICAEW(英格蘭與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指出,Omicron對東南亞經濟體的景氣復甦以及經濟成長構成威脅,特別是當下新冠疫苗並未能有強大防護力。所以,該區政府、企業以及民眾一定要共同努力,並遵守國際衛生標準努力做好抗疫工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