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政治風險諮詢公司Vizier Consulting總裁拉菲格(Arif Rafiq),14日投書《外交政策》。文中直指原本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計畫,打算將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納為中巴經濟走廊關鍵節點;然而,從巴國的角度來看,由於誤判北京對麻六甲困境的想法、忽略兩國政治體制根本的不同、不適當的戰略、錯估瓜達爾優勢,這些因素讓瓜達爾無緣成為南亞新加坡。
為何「一帶一路」無法改變瓜達爾,反而因更大的期望帶來更大的失望;作者認為,失利的責任歸咎於巴基斯坦政府。巴國政府採取根本不適合瓜達爾,且有缺陷的戰略;更糟的是,這項戰略建立在一連串錯誤的假設之上。
※誤判瓜達爾能減低北京麻六甲困境
首先,巴基斯坦誤判瓜達爾對中國大陸的重要性。巴國認為該港在北京的利益中,占據關鍵地位;特別是能幫助北京降低對麻六甲海峽進口能源的依賴。
但是,美國海軍戰爭學院2020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大陸國內分析界認為,想要假道巴基斯坦建立通往新疆的陸上能源管道,就經濟而言並不可行。甚至,對於北京是否正面臨「麻六甲困境」,大陸的戰略社群也有不認同的聲音存在。
但類似的討論很少出現在巴國之內。原因之一是儘管巴基斯坦與中國大陸建立密切的戰略夥伴關係,卻缺乏真正了解中國大陸的專家。甚至,在巴基斯坦的分析師中,部分是領取北京經費,其論述堅持官方論點。也因此,每當北京政策與偏好發生改變,巴基斯坦官員都會被蒙在鼓裡。
※複製深圳模式卻忽略每個國家本質不同
第二,包含巴基斯坦、吉布地(Djibouti)、肯亞與斯里蘭卡,都假定北京的深圳模式不但可以複製,甚至是隨套即用;卻忽略大陸與巴基斯坦根本不同性質。大陸是專制、階級森嚴且快速發展的國家。相較之下,巴基斯坦只能算半民主而又崩解的食租國(rentier state,指政府收入主要依靠外來財源而非稅收的國家),整個政府更充斥著犯罪與無能。
文中指出,巴基斯坦政府缺乏在全球經濟體系中,創造價值的意願;相反的,它的主要依賴外國援助者與民眾處獲利。該國政府對任何形式的政策改革都猶豫不決;光看瓜達爾,巴國政府花了數年時間才通過法律,給予港口、自由區免稅,而這又是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關鍵。
第三,巴基斯坦對瓜達爾的戰略不適合當地。瓜達爾的經濟成長幾乎沒有惠及當地人,但俾路支省卻是巴國最貧窮的省分。自建國以來,俾路支省多次遭到分裂主義的叛亂攻擊。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大陸經營瓜達爾,當地就謠傳大陸公民即將湧入的說法,加劇俾路支人憂心自己為外來資本與勞動力取代。儘管這類說法空穴來風,可是在鄰近省份中,大陸漁船數量激增,這些拖網漁船竭澤而漁的模式正破壞當地收入,也讓俾路支省對陸資心存畏懼。
儘管中巴經濟走廊在瓜達爾的計畫中,也包含出資擴建醫療急救中心;但對一個人口接近10萬的地區而言,這無疑杯水車薪。至於重大建設項目,包含職業訓練中心、醫療院所、海水淨化場,則不是工程延宕,就是縮小規模,甚至是放棄計畫。考慮到俾路支省與巴國中央政府關係緊張,伊斯蘭堡其實應該先進行基礎建設項目,特別是清潔飲用水。
第四,巴國政府錯誤評估瓜達爾的自然優勢,最後在錯誤的基礎上擬定瓜達爾計畫。在巴國政府的想定中,瓜達爾將成為服務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亞等國,甚至是遍及新疆腹地的「門戶港」。但瓜達爾地處偏遠,巴基斯坦已有喀拉蚩港(Karachi)與卡西姆港(Port Qasim);與這兩個競爭對手相比,瓜達爾的成本與效率根本無法比擬。
不過,文章也指出,如果將瓜達爾港疏濬至20公尺深,將成為潛力非凡的轉運點。事實上,在一開始的建設評估中,專家也認為瓜達爾與中亞國家的過境貿易不具潛力;但從長遠來看,則頗有轉運前景。
最後,巴基斯坦在瓜達爾身上採行的自上而下治理模式,已證實完全行不同。2018年,瓜達爾漁民抗議政府安排一條將其出海通道攔腰斬斷的高速公路。這件事反映出中央政府在規劃基礎建設時,往往忽略在地人心聲。如今,瓜達爾漁民再次走上街頭,不只表明自己需求未曾滿足,更凸顯對政府的不信賴。
雖然巴國官員強調,已和抗議領袖進行5至6次的會面;但抗議人士憂心,一旦停止抗議,失去鎂光燈與攝影機加持會讓官員承諾淪為無法兌現的支票,並指責官員縱容各種暴力團體在抗議活動中肆虐。
在俾路支省,安全部隊有時甚至是以暴力、恐嚇,來回應大規模抗議與動亂。然而,隨著印度近年的介入,加上媒體對抗議的大幅報導,又加深巴國安全部門的焦慮。事實上,這些抗議只是當地民眾對生計受到威脅,以及國家未能滿足基本需求,做出的反應。
文章總結,瓜達爾的失敗證實如果不是以當地人為建設中心,任何投資計畫都難取得成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