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這是考慮到通膨因素,及經濟弱勢者多半是靠薪資收入,所以將微型保單的投保門檻,改為「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的合計數」作為上限,藉由與所得稅法連結,反映物價上漲對經濟弱勢者所得的影響,並可擴大微型保險所涵蓋的經濟弱勢者範圍。
微型保單是金管會鼓勵保險業推出,針對經濟弱勢族群提供保費便宜的最基本保障,以免意外來臨時,弱勢家庭連最起碼的喪葬費用及維持日常生活的經費都沒有,因此微型保單多是一年期壽險或意外險,附加實支實付醫療,身故保額合計不逾50萬元、傷害醫療則是3萬元。
且因為具有公益性質,各保險公司多半與地方政府或公益團體合作,捐贈徵型保單的保費,提供弱勢族群保障。
林志憲表示,從2009年推出此政策,至今微型保單累計承保110.8萬人次,目前有效契約被保險人有54.9萬人,其中依單身年收入低於35萬元承保者僅占0.88%、夫妻合計收入不逾70萬元者占0.66%,占比都極低,因此期望提高年收入門檻後,可擴大占比,讓微型保單協助更多人。
新的規定即日起生效,依財政部2022年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合計數,單身年收入上限是42.3萬元,夫妻合計就是84.6萬元,比原本的35萬元、70萬元,增幅近20.9%,可投保人數應會增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