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吳敏濟今天要求市府檢討現行福利政策,並公佈全台首班長青學院媒人養成班成果,希望市府發揮創意,鼓勵年輕人結婚生子。(陳世宗攝)
市議員吳敏濟今天要求市府檢討現行福利政策,並公佈全台首班長青學院媒人養成班成果,希望市府發揮創意,鼓勵年輕人結婚生子。(陳世宗攝)

台灣人口自去年初開始負成長,人口長期緩步增加的宜居城市台中市也於今年三月失守,截至10月底已減少5987人。市議員吳敏濟今天要求市府檢討現行福利政策,並公佈全台首班長青學院媒人養成班成果,希望市府發揮創意,鼓勵年輕人結婚生子。市長盧秀燕說,市府「先求有,再求好」,未來如財政狀況好轉執行績效好,不排除規劃提高生育2胎、3胎獎勵。

吳敏濟說,六都除桃園市人口正成長以外,其餘人口都在減少。桃園市之所以逆勢成長,主要是承接了雙北的外溢人口,但是比較生育津貼,桃園市也是台灣六都最高,台中市每胎補助1萬元,桃園市則是3萬到4萬五,足見桃園市對人口政策的重視程度。

吳敏濟表示,台灣生育率為全球最低,預估110年只有1.07%,分析各項研究結果顯示,經濟壓力是影響年輕人不婚不生的最大因素,其中最大筆開銷就是購屋。房價不斷攀升,收入卻追不上通貨膨脹。由於龐大的生存壓力,年輕人容易產生一種想法就是與其結婚生子受累,不如做好無後,單身終老的準備。

盧秀燕指出,台中市生育津貼是六都後段班,市府針對10年未調整的生育津貼,已編列相關預算,如果議會支持,明年生育津貼將由原本一胎1萬元加碼補助至一胎2萬元;經查台中市去年共有1萬9000名新生兒,如以一胎2萬元計算,明年將會增加1億4175萬元預算。市府「先求有,再求好」,未來如財政狀況好轉、執行績效好,不排除規劃提高生育二胎、三胎獎勵。

社會局強調,為減輕年輕父母的照顧負擔,鼓勵市民生育,營造願生、樂養的環境,10年未調整的生育津貼預計自明年起加碼,由一胎1萬元增加為一胎2萬元(不分胎次),感謝並慰勞新生兒家長。

#桃園市 #生育津貼 #一胎 #盧秀燕 #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