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Dealogic資料,年初迄12月16日止,全球併購金額較去年同期暴增63%至5.63兆美元,超越2007年金融危機前創下的前一個高點4.42兆美元。專家認為企業掌握龐大資金為併購提供充足銀彈。
摩根大通北美併購部共同主管魯普(Chris Roop)說:「企業資產負債表極健全,光美國企業界就坐擁2兆美元現金,並取得有史以來最低借貸成本的資金。」
去年新冠疫情衝擊全球併購金額創三年新低後,今年來科技和醫療看護等兩大產業帶領併購市場大幅成長。
企業透過發行新股或公司債來籌措併購資金外,大企業股價高漲而以自家公司股票代替現金來收購。企業強勁獲利和看好整體經濟前景,給執行長足夠信心追求更大規模併購。
摩根士丹利美洲併購部共同主管邁爾斯(Tom Miles)說:「股市走強是推動併購活動的關鍵力量。因為股價走高反映經濟展望正面而增加執行長信心。」
Dealogic指今年美國併購總金額倍增至2.61兆美元,歐洲大增47%至1.26兆美元,亞太區成長37%至1.27兆美元
高盛投資銀行業務全球副主席馬利雅(Raghav Maliah)說,中國企業跨境併購規模不大,但其他亞洲國家企業則積極海外併購。他預期這趨勢會持續,併購對象集中在歐美。
花旗歐陸企業與投資銀行業務部董事長達維契(Luigi de Vecchi)說,企業面對外界要求更環保與氣候友善等壓力,不斷併購符合這些條件的公司來強化自己,科技與數位轉型也是併購重點。
瑞銀認為私募基金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在2022年繼續為併購市場提供動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