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公投案18日投票結果出爐,公投案全數未通過門檻,顛覆選前各大民調的結果讓不少人出乎意料。港媒評論指出,這雖對國民黨是沉重的一擊,但從投票率低、蔡政府掌握國家機器優勢、藍營執政或北部縣市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這三大面向來看,國民黨仍有爭取的空間;此次對國民黨「不幸中的大幸」是,這記警鐘來得還算早,若國民黨能以此深刻反思並改革,危機可望成為轉機。

香港媒體《中評社》20日評論表示,此次公投結果給了國民黨沉重的一擊,支持者無不憂心忡忡,藍軍士氣也大受影響。對國民黨而言,形勢確實非常嚴峻,無論從台灣的政治環境與政黨生態、政黨實力,或者國民黨內部的新舊問題等面向來看,現實是非常殘酷的,國民黨完全沒有樂觀的本錢。

評論分析,此次公投結果仍可解讀出,一些能讓國民黨稍有希望的因素。第一,投票率低,代表許多選民沒有表態,尤其中間選民沒出來投票,讓國民黨還有爭取的空間;第二,民進黨憑藉執政優勢、資源優勢和媒體優勢,全力動員下贏的票數也不算理想;第三,不少國民黨執政或傳統藍大於綠的北部縣市,同意票仍多於不同意票,如桃園等部分民進黨執政縣市,同意票也高於不同意票,反映傳統的北藍南綠基本盤變化不大。

評論強調,對國民黨而言「不幸中的大幸」的是,四大公投全軍覆沒這記警鐘來得還算早,讓國民黨還有時間反思及調整、改革;若國民黨能以此次公投失敗為契機,思變並促進黨內團結、爭取民心,未必完全沒有化危機為轉機的可能。

文章來源:《中評社》原文
#萊豬 #公投 #四大公投 #核四 #同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