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奈米科學家、前哈佛大學化學系主任李柏(Charles Lieber)昨(21)日因隱瞞參與大陸「千人計畫」,遭到波士頓陪審團宣判有罪,被定罪的6項罪名包括做出不實陳述、報稅申報不實等。
綜合路透社、美聯社報導,波士頓聯邦法庭自上周起,針對李柏參與大陸千人計畫一案進行為期5天的聽證會,昨日陪審團宣布,62歲的李柏在2項做出不實陳述、2項報稅申報不實、以及2項未申報中國帳戶等一共6項指控有罪。
檢察官指控,李柏為了尋求獲得諾貝爾獎,於2011年同意成為武漢理工大學的「戰略科學家」,並且透過這項職位參與大陸「千人計畫」。
檢察官指出,北京透過千人計畫招聘外國研究人員分享知識,他們強調,參與千人計畫並不觸犯美國法律,但是李柏在美國國防部及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調查期間說謊、隱瞞自己參與千人計畫的事實,後者提供李柏1500萬美元(約新台幣4.17億元)研究經費。
李柏也被控隱瞞自己在大陸獲得的酬勞,包括武漢理工大學每個月支付5萬美元(約新台幣139萬元)薪水、高達15.8萬美元(約新台幣440萬元)的生活津貼、以及額外獲贈150萬美元(約新台幣4173萬元)。
作為交換,李柏必須以武漢理工大學的名義出版文章、主辦國際研討會、以及申請專利。
檢察官指出,李柏在接受調查期間刻意隱瞞自己參與千人計畫,以保全自己的名聲及事業。檢察官更指,李柏2020年1月被捕後,曾向聯邦調查局(FBI)探員坦承自己當年「年輕又愚蠢」,相信和武漢理工大學合作能提升自己的聲譽。
不過李柏的委任律師穆卡塞(Marc Mukasey)反擊檢察官缺乏關鍵文件來支持他們對李柏的指控,反而太過倚賴FBI的訊問內容。
陪審團宣布審判結果時,目前正在抗癌的李柏面無表情,穆卡塞表示他們尊重判決,但仍會繼續對抗。
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的司法部於2018年推動「中國行動」(China Initiative),目的是對抗可疑的大陸「經濟間諜活動」及「研究竊取」活動,拜登上任後仍繼續相關行動。
「中國行動」計畫在美國學術界面臨批評,學者專家擔心這項行動會損害學術研究,而且相當於對中國研究人員進行「種族定性」(racial profiling),也就是在辦案時將種族列入考慮。
包括史丹佛、耶魯、柏克萊、普林斯頓等多所知名大學的數百名教職人員,已經聯名致函美國司法部長賈蘭德(Merrick Garland),呼籲取消「中國行動」計畫。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