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今中常會,身兼總統蔡英文總統今在會中針對新竹縣市合併一事表示,如果要提升地方治理的量能,縣市的整合跟合併就必須是一個考慮的方向,所以也希望在適當的時機,條件成熟的時候,應該要鼓勵縣市進行合併,甚至於能夠一定程度的升格。「我認為我們應該,像現在已經成案的法案,能夠儘速成案,而且通過」。
她表示,在這個議題上,相信未來還有很多需要一起討論的地方,重點在於,既然已經發動修法,就必須讓修法順利完成,這點希望所有中常委、立委同仁也可以支持。
民進黨發言人謝佩芬轉述蔡英文總統談話指出,近來,大家對於新竹縣市合併的討論,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看法。她想跟各位報告的就是,以現在地方政府的規模來看,六都就占人口的七成,其他非直轄市的16個縣市,只占人口的三成。
她說,大家必須要面對的一件事情,就是地方政府治理是不是要有一個必要的規模,有了那個必要的規模之後,治理才會產生效率和品質。所以他們在思考,現在以六都情況來看,六都形成,有它的背景跟意義,六都出現,也看到台灣整體發展,以前以台北,後來往高雄,這兩個核心發展,六都出現,其實也出現六個核心發展的態勢。
她說,也希望像這樣發展的核心,能夠在台灣出現更多,當一個台灣有很多不同地方發展核心的時候,整體可以帶動台灣發展。要不然如果還是按照舊的觀念,只是以中央政府來帶動全台灣發展,她覺得那個量能不夠,必須強化地方治理的量能,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她指出,如果要提升地方治理的量能,縣市的整合跟合併就必須是一個考慮的方向,「所以我們也希望在適當的時機,條件成熟的時候,我們應該要鼓勵縣市進行合併,甚至於能夠一定程度的升格」。
她說,現在看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新竹地區,也就是新竹縣市,它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而且是台灣最重要產業的命脈所在,也是全球具有競爭性、戰略性的產業,所以基於國際經貿的戰略長遠的佈局,以及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當下,台灣必須要掌握關鍵契機。
她指出,新竹縣市作為台灣科技重鎮,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規模跟量能,強化台灣關鍵產業的發展,這個是一個滿迫切的問題。
她說,也希望現在看到的是新竹縣市的需求,但是未來也會看到台灣其他地方,也會出現這樣的需求,會在每個地方,可能都會出現一個核心的城市,核心城市所建構起來的治理量能,就變成共同推進台灣發展的一個力量來源。
她指出,所以也希望縣市整併的問題,當條件成熟了,民意也達到共識的時候,就把它往前來推。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件事,除了直轄市,現在非直轄市的縣市,確實有量能不足的問題,尤其在財務、財源的問題上,也發現,它們也有一些必須得到中央政府協助的地方。
她說,希望將來行政院在未來的財務的分配上,能夠盡量達到一個目標,也就是「縣市平權」,可以用各種方式來實際上的達到,比如說專案性計畫補助,或者是地方性建設投入,盡量縮小直轄市跟非直轄市的差距,務必做到資源對於這些非直轄市的縣市,資源只會多不會少,而且建設也只會多不會少的情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