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新聞雜誌《外交政策》近日引述美資深國防官員說法,指出儘管中國大陸與印度的衝突,讓美國與印度關係走入前所未見的深水帶;但是,危機發展迄今,俄國在烏克蘭邊境大軍集結,北京頻頻派出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並增加對台政治、外交與經濟壓力。此時若中印邊界再生爭議,不免讓美方手忙腳亂。
※美方:時機不巧
文中指出,大陸在中印邊界的集結不免讓五角大廈憂心,畢竟這將帶給拜登政府困境。特別是,此時此刻國際體系情勢正不利於美方。包括俄國已在烏克蘭邊界集結11.5萬大軍。雖然美國一再重申,除非俄國發動入侵,否則不會像基輔提供軍事援助;但別忘了,大陸同時也對台灣不斷提升壓力,此時再多一個引爆點,只會讓拜登政府的注意力更為分散。
不過,在2020年5月北京與新德里發生齬齟時,美國政府仍「快速而有力地」在中印混亂衝突中選擇支持印度。當時,北京反對在爭議區中修建公路,而大陸與印度軍隊隨後則展開激烈肉搏戰。雙方爭的是阿克賽欽(Aksai Chin)。衝突甚至可追溯至1960年代,當時兩國為此開戰。
※加強共軍動態交流
對美方來說,歷經多個政府示愛之後,中印之間的僵局讓華府與新德里拉近距離。目前仍不確定國務院與五角大廈是否會向印度運送更多武器與裝備;但美軍資深官員證實,華府與新德里正展開各個領域的接觸。另1名印度官員則透露,美國更積極地分享關於北京詳細動態的情報。
雖然美方與印度都還是希望以外交解決爭執;但美國國會中部分人士仍不免將危機視為美印加深關係的絕佳機會。民主黨籍眾議員薛曼(Brad Sherman)表示,「中國對印度拉達克的侵略加劇,只會凸顯為何美印的合作對兩國利益如此重要」。
他補充,「印度是美國天生的夥伴,雙方共享共同的民主價值觀。也因此,當北京侵略不斷地升級時,美方深化與印度現有國防及安全接觸相當重要。特別是過去與未來中國可能對拉達克區的侵略,印度將感謝美國的支援」。
※目光由巴基斯坦轉向北京
事實上,雖然印度傳統的安全威脅來自巴基斯坦;但在過去兩屆美國政府中,印度官員愈來愈感受到北京產生的威脅─專家更直指北京在邊境地區的立場愈來愈強硬。
最終,主權讓北京在邊界問題上態度愈來愈強硬,也難有彈性空間。阿育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梅能(Shivshankar Menon)近日就表示,「北京決策必然出自政治與戰略原因,不太會僅僅因為戰術考量,但這讓中印爭端死結難解。畢竟,雖然北京將邊界界定為歷史紛爭,並留下讓步與談判空間;但主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史密斯(Jeff Smith)總結,大陸領導階層最終會發現,印度不可避免的會向西方靠攏。不管怎樣都對北京不利,那為何還要假裝雙方友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