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人類生活方式,也讓你我居家時間變多,信誼基金會透過調查發現,以居家防疫期間為例,親子關係雖更趨緊密,但有4成父母表示,面對孩子變得更沒有耐心,雙方衝突也相對增加,並且在處理孩子情緒過程中,媽媽的心情更容易顯得低落。

信誼基金會每年固定進行「親子情緒互動大調查」,今年9月間針對全台0到8歲孩童父母,依嬰幼兒年紀分5個年齡層作答,全國共計9093位父母參與網路民調,表達面對孩子負向情緒行為的看法和回應態度,以及在疫情嚴峻期間,育兒面臨的情緒與壓力。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男女孩因社會化發展速度不同,困擾也相異。男孩因社會化發展較慢,1到3歲的父母較會因男孩以打人、丟東西表達情緒、沒耐性及破壞玩具等而苦惱;3到6歲的男孩家長,則是比女孩父母更在意孩子因挫折鬧脾氣、在意輸贏、反抗生氣、推卸責任的行為。

調查指出,相對女孩因社會能力發展比較早,比男孩較早能察言觀色,更在意別人的眼光,怕自己做不好、會怕生不打招呼,父母也更能感受到女孩因沒有玩伴而不高興、在意同學而傷心難過、會爭寵、在意旁人感受等。

至於孩子鬧情緒時,台灣的家長多能用較積極的態度回應。嬰兒期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哭鬧,都較常用安撫情緒和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回應,特別是媽媽更擅長。

不過調查也指出,即便媽媽在處理孩子的情緒上,態度比爸爸更積極,也更能鼓勵孩子表達情緒、說明行為規範、討論解決問題或紓壓的方法,較容易在處理孩子情緒的過程中受到影響,而使自己的心情低落。

面對疫情衝擊,調查也嘗試了解居家防疫期間的親子關係。整體受訪者近半數都表示,疫情讓親子關係更緊密,相對近4成父母表示這段居家防疫期間面對孩子變得更沒有耐心、衝突也相對增加。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不僅爸媽耐心變差、親子衝突提高,6到8歲的父母也有超過4成父母會因遠距教學而擔心孩子的學習品質。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表示,父母所謂的孩子的情緒問題,其實和孩子發展的成長軌跡幾乎完全相符,絕大多數的所謂「問題」,其實只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張杏如說,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本是親子間共同要做的功課,要給孩子時間慢慢成熟,在這煩惱的過程中逐步修成正果,孩子也從完全的依賴父母,逐漸長成一個能控制情緒的獨立個體。

張杏如提到,每一位父母在面對孩子情緒的反應或對策也許不一樣,但卻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共同見證了一個生命的成長,而變得更成熟、更豁達,知道世事不能盡如人意,少點情緒,多點愛和包容。

#新冠肺炎 #台灣 #情緒 #父母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