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布袋戲界重量級人物「十車書」黃強華編導、「八音才子」黃文擇獻聲演繹的武俠電影《素還真》,將風靡全台逾三十年的霹靂傳奇英雄「素還真」少年故事搬上大銀幕,揭曉他不為人知的神秘起源,今(29日)釋出最新花絮「巨獸篇」,首次透露電影中將出現斥資數百萬跨海與專業團隊打造的2隻巨大神獸「球尾麒麟」與「劍尾麒麟」。
其中「球尾麒麟」邀請曾為電影《哥吉拉》、《寄生獸》製作特殊造型道具的日本公司操刀打造,用心的日本團隊甚至先飛來台灣參觀霹靂片廠環境再進行製作。代表正義良善的「球尾麒麟」,在最初設計發想時,就希望以毛茸茸、可愛的吉祥物作為方向,因此特別打造出圓滾滾又帶著超大球形尾巴的球尾麒麟;而邪惡反派的「劍尾麒麟」則偏向傳統的麒麟形象,長著3根劍形尾巴,並融合了「舞獅」的概念,需要2位操偶師相互搭配、一前一後行走的4腳生物,十分考驗操偶師的默契。這兩隻正、反派麒麟特殊又獨樹一格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不僅在製作上費盡苦心,2隻巨獸在著裝及實際拍攝時更是堪稱「搏命演出」,由於電影拍攝時正值夏季,片場沒有冷氣、十分悶熱,頂著高溫再穿著貼身不透氣的麒麟人偶裝,讓演出的操偶師熱得苦不堪言,體感溫度高達40度,著裝5分鐘就可能脫水,扮演「劍尾麒麟」尾部的操偶師更是險些窒息,所幸被工作人員及時發現救出,驚險不已,因此導演王嘉祥表示每拍攝1、2顆鏡頭後就要讓操偶師休息:「拍攝時要盡量減短他們穿著人偶裝的時間,因此NG超過50、60次都有!」監製黃亮勛也不禁苦笑直言:「最大的挑戰不是表演,而是很熱!」所幸最後克服萬難拍攝完畢。
此外,為了讓電影的呈現更加寫實,這次《素還真》還特別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系研究所進行產學合作,共同研發出擬真的「仿生機械魚」置放在場景的河流中。為了讓魚游水的擺動得更加自然,更是耗時1年不斷調整改進,電機系研究所教授姚立德表示:「我們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在分析、寫程式,最後魚才會栩栩如生!」由此可知電影處處都充滿巧思與細節,也是為了讓觀眾與期待已久的戲迷們,能夠在大銀幕中獲得更獨特的觀影享受。電影將於明年1月28日農曆春節上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