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天然氣主要供應國俄羅斯的供給驟減,法國電力公司基於安全理由暫停核電廠運作,歐洲天然氣價格再創歷史新高。

歐洲天然氣價格指標,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價在去年12月曾觸及每兆瓦時110歐元,仍是1年前的6倍多。歐洲地區的批發電價也呈現暴衝。

不堪電價高漲,歐洲最大煉鋁廠Aluminium Dunkerque,12月初被迫減產3.7%。若電價跌不下來是否會擴大減產,這家法國鋁業巨頭不置可否。

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全球最大鋅精煉商Nyrstar,位在法國北部的煉鋅廠,打算明年1月關閉維修。該公司透露之所以做此決定,實在是因為法國電價走高,明年初恐怕也不穩定。

歐洲能源價格是從入秋後開始飆漲,企業普遍能將多出的能源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致使英國和歐元區通膨加速升溫。但產業團體警告,如果能源價格盤旋在歷史高檔,有關當局不設法緩和這方面的打擊,公司停擺的個別案例將層出不窮。

代表歐洲玻璃、鋼鐵、水泥等產業的協會團體,22日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此還在發展中的情勢,已嚴重衝擊到能源密集產業的競爭力及獲利能力。能源價格高漲到不堪負荷,再繼續下去只會損失慘重。」

這些產業協會要求歐洲各國政府拿出辦法,歐盟曾呼籲成員國,善用政策工具來緩和能源價格狂飆的衝擊。例如歐盟當局10月曾向成員國喊話,在能源消費者都受惠的前提下,可調降天然氣或電力相關的課稅,又不違反歐盟的國家補貼(state aid)規定。

英國公用事業也感受到壓力。英國政府對能源供應商的費率設限,這意味他們目前在現貨市場購買天然氣或電力的成本高過獲利。英國能源監管機構Ofgem指出,今年來有28家能源供應商倒閉,逾420萬戶家庭受波及。

#歐洲 #天然氣 #電價 #能源成本 #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