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說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是錯誤,更指立國政府並未和他徵詢過代表處的名稱,不過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昨(5)日駁斥瑙塞達的說法,強調台灣代表處開館前,已經和總統協調過所有步驟。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4日接受電台專訪,指出「以台灣為名」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是「錯誤」,已經嚴重影響立陶宛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強調並不是認為台灣設立代表處是錯誤的,「而是名稱,並沒有和我協調過。」
「波羅的海通訊社」(BNS)報導,針對瑙塞達指控立國政府並未就台灣代表處名稱和他溝通,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昨日表示,「在代表處開館前,不只所有事都和總統討論過,所有步驟也積極地協調過。」
藍斯柏吉斯說再也不想回應這件事,因為國內政策問題反而被轉移到外交政策,他及總統都不樂見這種情況發生。
藍斯柏吉斯說立陶宛政府有關台灣代表處的決定與總統個人的立場一致,也與立國外交部公開討論的政策一致。
「我們正與夥伴合作,以便解釋立陶宛的堅定立場,立陶宛沒有做出任何可能會被視為違反約定的事,這是我們的主權」,他說如今立陶宛因為基於價值的立場被懲罰。
立陶宛總統府5日晚間要求外交部提出緩和與北京關係的計畫,瑙塞達發言人賈休利奧尼斯(Ridas Jasiulionis)指出,未經總統事先同意以這樣的名稱開設代表處是錯誤的,不過他也強調,瑙塞達就台灣在維爾紐斯開設代表處的立場是一致的,「立陶宛是主權國家,有權與其他國家或領土保持經濟與文化關係」,他更指出,「台北(台灣)使團不是外交使團,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