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向來對核武抱持謹慎態度,讓外界認為他入主白宮後,將減輕美國對核子嚇阻的依賴,甚至承諾美國不首先使用核武。但美媒和專家指出,由於中俄這一年來威脅持續增加,加上五角大廈從中作梗,美國核武政策出現歷史性改變的可能性已大幅降低。
「美聯社」(AP)指出,拜登政府的《核武態勢評估》(NPR)最快可能於本月出爐,而由於民主黨本身的立場,加上拜登自身也曾在2020總統大選選戰期間表示,美國「不需要新的核武」、「將在減少對核武依賴和過度支出下維持強大嚇阻能力」,讓外界期待身為核武超級大國的美國能帶頭做出改變。
但拜登上任一年以來,不僅發現中國大陸正建設大量洲際彈道飛彈(ICBM)發射井,並持續於台海區域引發緊張情勢;俄羅斯更兵臨東歐城下,在與烏克蘭邊境部署超過10萬大軍,引發美國對中俄的高度擔憂,也讓不希望大幅修改核武政策的共和黨聲勢大漲。
裁減核武倡議組織「犁頭基金會」(Ploughshares Fund)政策主任科林納(Tom Z. Collina)13日則投書軍事新聞網站「Defense One」表示,拜登長期關注核武政策,是近代對相關問題了解最深的美國總統,但負責起草《核武態勢評估》的人,卻是深陷五角大廈官僚體制、不希望美軍能力遭到削弱的國防官員。
科林納強調,中俄威脅會讓拜登政府的評估過程更加複雜,但不應因此取消能降低核戰風險的措施,包括說明美國擁有核武是為嚇阻他國核子攻擊的「唯一目的」(Sole Purpose)政策,而非如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稱,核武會被用於因應「重大非核武戰略攻擊」,外界認為後者甚至可能包含網路攻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